重修《平复帖》作者陆机故宅,松江发掘“二陆”文化
相关阅读:
三、四年前,故宫博物院藏的晋代书法《平复帖》来沪展出曾引起轰动。而《平复帖》作者陆机的故乡———松江区政府决定发掘“二陆”文化,重修陆机故宅,使之成为松江又一张文化名片。
“太康之英”才高词赡
被称为“太康之英”的陆机出身名门,祖父陆逊为三国名将。陆机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吴亡后,“二陆”隐退故里松江小昆山,十年闭门勤学。公元289年,陆机和陆云来到京城洛阳拜访时任太常的张华。张华说:“伐吴之役,利获二俊。”使“二陆”名气大振,便有了“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说(“三张”指当时的知名学者张载、张协和张亢)。
今存陆机所作《文赋》,《叹逝赋》,《漏刻赋》等27篇。除了著名的《辨亡论》,其代表作还有《吊魏武帝文》。刘勰的《文心雕龙·才略篇》评其诗文:“陆机才欲窥深,辞务索广,故思能入巧,而不制繁。”明朝张溥赞之:“北海以后,一人而已”。陆机在史学方面也有建树,曾著《晋纪》四卷,《洛阳记》一卷等。
《平复帖》只是陆机问候友人的平常手札,距今1700年多年,上有宋徽宗赵佶泥金题签和“宣和”、“政和”二印,是我国现存的年代最早的名人字帖。此帖字体介与章草、今草之间,是草书演变过程中的典型书作,秃笔枯锋,刚劲质朴,字虽不连属,却洋洋洒洒,字里行间透露出书家的儒雅与睿智。
发掘“二陆”文化正当时
松江小昆山筑有读书台,“云间二陆”当年在此勤读。台上有苏东坡题字:“夕阳在山,子瞻”。晋时有人将“二陆”比作美玉,有“玉出昆冈”之说。陆蓉在《菽园杂记》中载:“昆山在松江府华亭界,晋陆机兄弟生其下,皆有文学,时人比之‘昆冈玉片’。”太安二年,陆机为前锋大都督,兵败被人诬告谋反。临刑前陆机神色坦然,对天自叹:“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其后,华亭的父老乡亲在小昆山读书台不远的山坡上,建起了鹤鸣亭。
然而,当年的读书台、鹤鸣亭等遗踪旧迹虽仍在,但常年失修已是破旧不堪;“二陆”的诗赋与书法艺术也鲜有人知。松江区政府目前正规划修葺读书台、鹤鸣亭、陆机故宅;并决定向海内外征稿,于金秋举办“平复帖杯”国际书法大赛和“二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