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美术馆风起云涌 省美术馆面临机遇和挑战
人头攒动的古玩市场,如醉如痴的收藏爱好者,拍卖行藏品拍卖的火爆场面,各种媒体你来我往推出的鉴宝类节目,都在从不同层面昭示着一个现象: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艺术品投资热也在持续升温。
12月19日10时,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33号一座具有97年历史的保护建筑内,黑龙江省美术馆建馆45周年馆藏精品展开幕。而就在半个小时后,同样是在这条街上,绥棱黑陶炫目展也在一家刚刚由车间厂房改成的美术馆里拉开了帷幕。前一个门庭冷落,期待重生;后一个人来人往,风光无限,巨大的反差正是哈尔滨新老美术场馆现状的真实写照。
民办展馆风起云涌
2007年可谓是哈尔滨艺术市场的黄金年。去年12月,中共哈尔滨市委将原来的机关301会议室改建成哈尔滨首家公益性展馆——兆麟街123号美术馆,从此拉开了哈尔滨民间艺术展馆争香斗艳的序幕。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晁楣艺术馆、于志学美术馆、禹舜美术馆、李士学美术馆、哈尔滨书法会馆等十余家公益美术馆相继落户哈尔滨,各式的画廊更是达到了上百家。依托民办公助的建设模式,哈尔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美术馆事业发展黄金期。“我每个月都会来美术馆,欣赏书画作品既丰富了我和家人的周末生活,又陶冶了我们的情操。”一位30岁出头的私营企业老板这样告诉记者。
大量民办公益美术馆的出现丰富了哈尔滨人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哈尔滨人的艺术品位,更吸引了文化投资者的目光。以北大荒版画创始人晁楣名字命名的晁楣艺术馆落户“中国版画之乡”哈尔滨市阿城区后,已经成为全国版画界交流的中心。于志学美术馆开办以来,定期举办文化艺术沙龙、冰雪画廊、冰雪画艺术培训、文化艺术交流等活动,吸引了国内外美术爱好者近万人次。兆麟街123号美术馆开馆的一年里,已经相继承办了30多次展览,参观市民也达到了数万人。哈尔滨市文联副主席李建华告诉记者,这里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了市民文化交流的窗口。
省美术馆辉煌不再
有人说,美术馆是一座城市文明的标志,是城市旅游的金字招牌。近两年,全国一些大中城市纷纷将美术馆当作城市名片和标志性文化建筑,列入城市建设规划的重点。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一些县乡、村镇甚至是街道办事处都建起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美术馆。
黑龙江省美术馆是我省惟一的官方美术馆,也是建国后较早成立的地方性美术馆之一,1962年10月建馆之初就举行了北京市美术作品展,何香凝、吴作人、艾中信、董希文等十几位在国内极负盛名的艺术家的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等作品,让哈尔滨人第一次近距离地领略到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巅峰之作。后来的徐悲鸿、古元、力群、彦涵等人的经典作品展,更是感染和影响了几代人。很多龙江人就是在省美术馆的熏陶、帮助下走上了艺术之路。一直到今天,省美术馆还以版画和俄罗斯油画收藏而翘楚国内美术馆界。
然而,在众多民办公益美术馆风起云涌的今天,有着45年历史的黑龙江省美术馆显得有些老迈和无力。记者看到,由于馆舍年久失修,美术馆里很多墙体都出现了严重裂痕,楼顶甚至出现了凹陷,展厅内的展板已经使用了十几年。为了生存,在文化市场最不景气的时候,省美术馆把最好的展厅租了出去,现在的展室面积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美术馆里经常冷冷清清,有时甚至一天都没有一个参观者。由于展览太少,美术馆经常关闭。一个月前记者在采访时曾遇到这样一幕,一位外地画家来到哈尔滨后,在黑龙江省美术馆吃了“闭门羹”,原来这里无展可观。
官办展馆期待重生
由于硬件不足,让省美术馆失去了很多展览优秀作品的机会。一位工作人员说:“我们也很想搞一些既能符合大众口味,又能迎合高端需求的优秀作品展览,但由于受到硬件设备的限制,这样的想法很难实现。”这位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没有最基本的安全防盗设施,近年来很多优秀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都委婉地拒绝了来自省美术馆的邀请。
“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展览越少,市场越少,回报越少,经营越难搞。”省内一位著名画家认为,只有不断地面向群众举办一些展览,才能普及提高市民的鉴赏水平,同时也可以吸引有资本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文化事业当中来。展览的过程就是培育文化市场的过程。
刚刚建立美术馆的我省著名画家李士学说:“美术馆靠展览活动是不可能维持的,要有自己的独立运作方式。”他所提到的“独立运作”方式就是指走多元化道路,做展览、艺术交流、租场地、艺术品投资交易……资金来源的相对多样化是很多民办美术馆正在探索的“以馆养馆”之路。
“官方美术馆的窘境是全国性的,但上海、深圳等地的美术馆已经通过多元化之路走出了困境,这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省美术馆馆长张玉杰说,“目前省美术馆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短缺。政府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但更关键的还得靠我们自己。”今年5月深圳观澜2007版画双年展上,我省五件北大荒版画精作入选,数十件北大荒版画作品在版画交易会上被抢购,成交额达20万元。巨大的市场潜力大大坚定了省美术馆人重振辉煌的信心。
借建馆45周年之际,省美术馆从4000余件馆藏作品中选出100余件昔日难得一见的精品,向市民免费开放展出。他们期望把这次展览作为一个振兴的信号。据了解,美术馆场地回收已经在酝酿中,馆内修缮也已经提上日程。
用我省一位老画家的话说:而今再提起黑龙江,更多的是在感叹之中有一种梦想——就是能在家乡的展馆中享受一回国家级甚至是世界级的绘画展览。
相信这一天不会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