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书法家园 >> 书法资讯 >> 硬笔书法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硬笔书法家庞中华对文怀沙、江丰的感恩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企业新闻网 发布者:郑播德
热度1884票 浏览355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3月14日 12:30

庞中华说:“文老(文怀沙)拉开了中国现代硬笔书法的序幕”

        中国钢笔书法新纪元的开创者、著名书法家庞中华,曾经撰文《我的第一本钢笔字帖》,深情回忆他与文怀沙先生、江丰先生(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的交往,以及自己被提携的往事:

        “文革”时,我在深山地质队任技术员,每天从野外回来,就在灯下读书、拉琴、写字。我用钢笔临习历代法帖,很有成效。

        历时两年,写成我第一本小书《谈谈学写钢笔字》(简称《谈》),之后向上海、北京等地的出版社投稿,但每次都石沉大海。

        那是一个万马齐喑的年代,没人聆听一个深山地质队员那微弱的呼唤。

        在大别山寒冷的夜晚,望着满天星斗,我吟成四行小诗:

        天上的星辰万千颗, 
        总有一颗会照耀我;
        只要你给我一线光明, 
        点燃我心中一团烈火。

        1979年,照耀我的星辰终于出现了,那就是文化前辈江丰、文怀沙先生。

        也真幸运,那一年,刚开过十一届三中全会,江丰的“右派”冤案平反,立即担任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兼党组书记,文怀沙先生也走出“四人帮”的监狱,获得了自由。

        可以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我也在其中。

        《谈》是一本很薄的小书,第一版36开本,82页。要在如今这个图书爆炸的年代,绝对早已淹没,无声无息,但在1980年的中国,却掀起浩浩波涛。第一版40万册在两个月内售光,于是出版社一版又一版地加印,新华书店供不应求,出版社成立“邮购组”,每天用麻袋往外邮寄。至90年代印数已突破千万册大关。直到今天,28年过去,这本小书仍在由作家出版社印行,它见证了整整一个时代……


        另一位知情人的文章,记载了当时更详细的过程:

        1979年,一位青年地质工作者,前来拜访刚刚落实了政策的文怀沙,递上了自己的手稿:“文化局、出版局、文字改革委员会都去过,到头来还是被拒绝、退稿。所以,不揣冒昧地前来拜访,想请您为我审一审稿子,看看是不是真的没希望了。”

        文怀沙看过以后,对青年人说:“明天,我给你一个准确的答复。”

        第二天,青年人跟随着文怀沙,拜望了正在病中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江丰。

        文怀沙热情地向自己的老朋友江丰介绍这位才认识了一天的年轻人。

        江丰(高度评价庞中华的书法)抱病写了一篇序,把手稿推荐给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0年7月,这本名为《谈谈学写钢笔字》的字帖出版了,首印20万册一抢而空。这位被文怀沙赞许的青年作者一举成名,后来成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的主席———他,就是庞中华。


        一篇专访庞中华的记者报道中,这样写道:

        1968年,庞中华写出了他第一本书《谈谈学写钢笔字》的初稿,四处投稿,都被拒绝。

        他尤其记忆深刻的是,上海一家出版社给他寄来一封铅印的退稿信:“庞中华同志,来稿收到,经研究不拟采用,请自行处理。”信上只有“庞中华”三个字是手写的,这让收信人庞中华心痛不已。

        庞中华出名之后,这家出版社来找他谈出书的事,庞中华回话:“(退稿信)像铅一样沉重,像铅一样冰冷,深深冷落了我这颗火热的心。”直到现在,庞中华都拒绝使用电脑,他说只有手写的文字才有留存的价值。

        文怀沙举荐,一纸风行

        庞中华的机遇,直到十几年后才来临。

        1979年,他得知文怀沙先生出狱了。凭感觉,庞中华觉得文先生可能就是自己的“伯乐”,便登门拜访。

        他向文怀沙讲述了自己在深山里坚持自学书法的经历,然后,出示了自己的书稿。

        果然,文怀沙看了稿子,大加赞赏,说庞中华的书法“清秀有致,一丝不苟”。

        他还告诉庞中华:“不要担心怀才不遇,可悲的是遇而无才。”

        文怀沙把书稿推荐给了当时在病榻上的中国美协主席江丰。江丰口述,文怀沙执笔,为庞中华的书写了序言,交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庞中华说,自己这些年来也一直在提携年轻人,就是感激文怀沙、江丰等前辈的名士风度。

        该书第一版征订时,全国新华书店报上来的需求量是八十万册,出版社吓一跳,编辑们心下怀疑:一个地质队员写的关于钢笔字的书,能卖得出去吗?最后研究决定,第一版先印二十万册。不料,两个月就一销而空,出版社这才敢放胆开印。那是1980年,这本32开百来页的小书,定价三角九分,销量过百万册。


        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庞中华对于文怀沙、江丰这两颗“改变命运”的“吉星”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庞中华是一个知恩必报的君子,他的描述、感恩之情,都是满怀真诚的。

        如今,这两颗曾照亮他生命的“吉星”,一颗(江丰先生)已经故去,一颗(文怀沙先生)被人推入了一个“质疑”的怪圈中,庞中华会作何感想、表达什么态度呢?  

TAG: 庞中华 文怀沙
顶:80 踩:101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09 (544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3 (538次打分)
【已经有624人表态】
107票
感动
66票
路过
76票
高兴
72票
难过
78票
搞笑
75票
愤怒
79票
无聊
71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