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艺术院校人文素质课教学研讨会在南艺举办
12月4日—5日,“彰显人文魅力:艺术院校人文素质课教学研讨会”在南艺举办。来自中国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等院校的60余位从事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教师参加研讨会。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刘伟冬、周京新参加了研讨会并讲话。
在大会主题发言和分组讨论交流环节上,与会代表围绕“艺术院校人文素质课教学特点”“公共必修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人文类选修课开设现状及反思”“人文素质课的讲授艺术探索”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充分研讨。在研讨教育理念层面话题时,大家对人文素质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对当今高等教育问题进行了反思,也寄托着很多的期待。在教学管理层面问题的研讨上,与会代表纷纷发言,表达了学校对公共课教学的重视和关心,畅谈了艺术院校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关系协调、公共课的行政归属、教学外部条件把握、新型师生关系构建、教师资源配置等热点话题。微观层面的课堂教学组织话题是本次研讨的重点,大家认为教育主管部门统得过死、艺术类生源文化成绩参差不齐、开课规模比较大等情况是当前制约公共课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老师们再也不能沿袭原有的教学惯性,而是需要在大的环境下思考一门课乃至一节课的教学。
通过研讨,代表们对未来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路达成了诸多共识,大家认为任何教学改革都应该围绕如何让学生“活的更像一个人”或者“像一个人那样活着”而展开。大家还特别指出公共基础课在教学内容上需要适应艺术类专业知识体系的新变化,主动进行教学体系的调整,知道自己是“在艺术院校给学生讲公共基础课”,讲出“让艺术院校学生喜欢听的公共基础课”。逐步完成“从公共基础课到人文素质课”的内在转变,真正让公共基础课“回归到现代大学理念上所需要的通识教育的轨道上来”,而不是原来的只是被动地完成外部安排的教学任务。
举办人文素质课教学研讨会,对于全国艺术院校来说还是第一次,与会代表十分珍惜这样的交流机会,大家一致表示,艺术院校人文素质课的教学交流应该以制度化的形式长期坚持下去,以其为提升教学内涵共同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