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往事》之翁同和书法
电视连续剧《百年往事》中再现了我国近代史的重大历史事件,清光绪年间的戊戍变法。而变法中不可缺少的一位重要人物就是翁同和。翁同和不但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收藏家、学者、诗人。他的书法在清代书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其我们试图尝试地探究一下翁同和书法的形成。
翁同和(公元1830-1904年),字声甫,号叔平、瓶生、韵斋等,晚号瓶庐、松禅,江苏常熟人。于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举进士,赐一甲一名头元,授予修撰,供职翰林院;1865年冬以后,翁同和担任同治、光绪两朝帝王之师,这是他建树政绩的辉煌时期。他对两朝帝王竭尽职守,尤其是对当年年仅5岁的光绪皇帝。所以成年后的光绪帝感恩厚报翁同和,不但任命翁同和代理刑部侍郎和兼任刑部尚书,还准他人军机处,做过户部尚书和总理衙门大臣。
翁同和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变法的某些主张,“戊戌变法”时期向光绪帝密荐康有为,锐意变法。翁同和辅佐光绪帝励精图治、革故鼎新的创举,遭到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的嫉恨,终被罢免革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余恨未消,又下令将翁同和发回原籍。永不叙用,交由地方官严加管束。翁死后,追谥文恭。
江苏旧属吴地。书家评价说吴地书法的风格,或清新秀润,或狂放不羁,而像翁同和这样淳厚浑穆如老酒陈蜜似的却十分稀见。
翁同和的学书过程,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分析说:“松禅(翁同和)早岁由思白(董其昌)以窥襄阳(米芾),中年由南园以攀鲁公(颜真卿),归田以后,纵意所适,不受羁缚,亦时采北碑之华,遂自成家。然气息淳厚,堂宇宽博,要以得鲁公者为多。偶作八分,虽未入古,亦能远俗。
翁同和幼年学书,主要习欧阳询、褚遂良,也参学了赵孟与董其昌的字。欧阳询的楷法“源出古隶”,如《九成官碑》,前人评其“高华浑朴,法方笔圆,此汉之分隶、魏晋之合并酝酿而成者”。而褚遂良的结体“容夷婉畅”、意趣“微杂隶书”,清阮元认为此两者都从“北派而来,非南朝二王派也”。为翁同和向北碑取法埋下了伏笔。
他主学的颜真卿书法也饶有篆隶气,更可以同气相求,血缘可攀。中年以后他致力于学颜,得其风骨,又因欧、褚、颜具以严谨端庄为体,故参以米芾之纵横跌宕、苏轼之丰腴流丽、二王之平和飘逸、章草之奇崛古拙。学颜为主,转益多师,是他中年书法的主要特色。
他晚年归田,纵意所适,不受羁缚,沉浸于汉隶、北碑,得力于《衡方》、《张迁》、《礼器》等碑,使其的书法得到升华。从用笔来看,二王一脉的行草善于提、按、转、折,尤其是在提和转上更具灵变之法。而北碑方笔一派,虽有飞扬跋扈之气,但用笔重按与方折,故呈凝重之致。翁同和的用笔,愈到晚年也愈来愈明显地重按与方折,颇有“狠”劲,但他却以“淳厚”的气息写出凝重的格局来。不能不佩服他在处理用笔矛盾上的高明。从结构上看,北碑结体大体可分为“斜画紧结”与“平画宽结”两种,后者系“继承隶法、保留隶意”,翁同和在学褚、颜的基础上,是比较容易与这一类北碑激起共鸣的。近代书家萧蜕庵说过:“书法之妙,在于疏密。魏书内密而外疏、唐书外密而内疏,学者通其意,则南北一家。
翁同和在书法上深谙“外密内疏”,再通以“平画宽结”的汉隶、北碑,从而成“南北一家”。融诸家之长,冶古今碑帖于一炉,终于开创了苍老遒劲、刚健浑穆、含蓄朴茂,组佩雍容的翁体。
翁同和认为书家除了要具有高度的艺术修养外,必须心正,心正则笔正。这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人品,有人品才有书品。二是指严肃的创作态度。这与创作时要有灵感并不相悖,因为凝神澄虑,恰恰能激起灵感,达到最佳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