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拓万古心胸——纪念陈独秀诞辰130周年书画展开幕
陈独秀书法作品
江苏省历史学会、江苏省甲骨文学会共同主办的纪念伟大启蒙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旗手、中共主要创始人及前期领袖陈独秀诞辰130周年书画展,日前在江苏省老干部活动中心隆重开幕。
参加开幕式的有来自北京、上海、南京、西安、香港以及陈独秀家乡安徽的一百多名陈独秀研究专家、艺术家与各界人士。原江苏省委副书记顾浩、香港名士杨克平、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陈铁健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高度评价以书画艺术形式来纪念陈独秀的创举,展现以独秀精神研究独秀的魅力。他们指出,陈独秀一生(1879-1942)跨越了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是一位在近代中国政治和文化史上贡献巨大、影响深远而又复杂多变、充满争议的人物。其所守定不变者是进化、民主、科学、爱国和社会主义五大根本问题,始终如一,至死不渝。他常能高瞻远瞩,把握时势发展趋势,相信人类社会进化永无穷期。坚信包括马克思主义及领袖人物在内,没有“万世师表”的圣人,没有“推诸万世而皆准”的制度和“包医百病”的学说。
推倒一时豪杰,扩拓万古心胸。
1903年,青年陈独秀所写的这十二字座右铭,是他终生奋进的写照。苦难过早地夺去了他的生命,然而他勇于思考,弃绝盲从,永不停滞,与时俱进的精神,将薪火相传,长留人间,成为建设和谐中国的宝贵精神资源。香港杨克平先生说,今天的中国虽然仍需努力,但她已相当可观,且来之不易,这其中有陈独秀一份不可抹煞的功勋。我虽不是共产党人,但我坚定的支持陈独秀研究事业。我虽不是大资本家,也愿为此贡献绵薄之力。杨先生说着就哽咽了,令在场的人们为之动容。
原江苏省委副书记顾浩、原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宋林飞、中国书协副主席 著名书法家言恭达共同剪彩,揭开书画展之序幕。
陈独秀诞辰130周年本在2009年 ,但去年举国倾心于六十大典,斯人斯事排不上队,只得今年由民间来补庆,故称迟到的纪念。经江苏省历史学会陈独秀研究课题组、江苏省甲骨文学会同人艰难的筹备,得社会各界鼎力相助,共襄义举,而终如愿。
书画展以弘扬独秀精神—科学民主为主题。全仗陈独秀人格魅力的感召,全国各地竟有160名学者与艺术家奉献书画佳作200多幅。原中组部副部长毛泽东秘书94岁高龄的李锐自撰诗云:“高山仰止一奇峰,建党为求天下公;历史终还真面目,独秀精神贯日虹。”原中国书协主席沈鹏以行书书联:“推倒一时豪杰、扩拓万古心胸”; 江苏省甲骨文学会会长徐自学以甲骨文书联:“美酒饮到微醉处,好花看在半开时”; 中国书协副主席言恭达以草书书联:“此骨非饥所困,一身为人类之桥”;中国书协党组副书记陈洪武以行书书陈独秀“除却文章无嗜好”诗。这些艺术精品从不同侧面礼赞了独秀精神。而陈独秀家乡的艺术家们热情更高,纷纷提供佳作。著名国画家韦远柏当年在江津见过陈独秀,他将对陈独秀的崇敬之心融入大幅山水画,更是别具一格,惹人注目。陈独秀的外孙上海学者吴孟明写了一首陈独秀欢喜以之赠人的唐诗。北京的雕塑家李湘生专程送来她亲自创作的陈独秀三尊塑像,成为展厅的热点,人们纷纷在塑像前留影。
尤为可贵的是,安徽省望江县文物局与南京收藏家薛永福为此展提供了陈独秀精美的墨迹。先是望江文物局的朋友专程送来一幅陈独秀赠吴幼卿联:“金樽银烛销春雨,象管鸾笙护紫云”。这副对联是1983年望江文物局在文物普查中发现并征集于吴幼卿孙辈手中。据说吴幼卿在辛亥革命结识陈独秀,交往甚笃,故得陈赠此联。薛永福先生参观书画展后受其感染,立即将其珍藏的陈独秀当年在南京狱中写给他的祖父薛太生的对联拿来挂在展厅的前端,其联为:“好书不厌百回读,嘉树新朱十亩阴”。薛先生在联前叙说着其祖父与陈独秀的友谊,陈独秀在南京狱中五年,其祖父经常去看望陈独秀,并时不时送他点酒水之类的礼品,清贫的陈独秀无以为报,就送了这副对联给他祖父,此联已成为他薛家的传世之宝。还有一条幅,是1940年3月29日陈独秀致黄粹伯的论学书札,上有黄粹伯小楷释文、陈钟凡行书识语、胡小石行书题署,组成一幅精美艺术品。此条幅1948年11月装裱。文革中被抄并胡乱地堆塞在南大南园的一个楼道里,十几年无人过问,直到1980年被人发现并交南大校部,校部经中文系发还黄粹伯家属,黄氏家属又返赠中文系,致成中文系镇系之宝。这次供展的是高仿品。这些真迹显示陈独秀不仅是个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个杰出的学问家、书法家。
当天下午举办了陈独秀研究座谈会。晚上则有书画笔会,书画家纷纷挥毫,直至深夜意犹未尽。
展览为期三天,观者络绎不绝。有当场慷慨解囊者,有向现场书法家索字者,也有相约到外地巡展者,更多的是观赏者、解读者,也有感叹而落泪者,足见陈独秀依然活在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