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孙晓云:不做文化无根的一代
“我们不能成为无知的后代,不能让文化在我们这一代断裂开来。”
——书法家孙晓云
对教育而言,书法应该成为当代青少年的必修课。它修的不是狭义的艺术,而是文化,书法里面有着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密码。一个人不是生下来就能成为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的,这需要后天的修养,才能找到作为中国人的感觉。文化的继承必须通过从小的教育,书法的教育必须是写字和认字同步。
一个农民工,他有钱后,可能会去买个手机,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便利,但这不能把他和别人区别开来,但等他的生活步入小康后,他就可能在家里挂幅传统字画,这是文化对人的意义。经济可以全球化,但文化要有区别,这是我们自身的标志和优势所在。书法如同一个人的文化DNA,文化则是一个民族的DNA,这是一个灵魂的东西。
文化和书法一样不能移植,它不像科技、经济等可以以加速度的方式发展,它属于个体,无论在某个书家那里达到怎样的高峰都要重新开始。不能说我会写字,那我的孩子就一定会写字,他们要写好字还要重新开始,尽管他们有很多可以仰望的高峰,但他们一样是从头进入文字、艺术、文化,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并被它们所“捕获”,从前人的笔墨形态中感受时间、岁月的痕迹和文化强大的关怀力量。
我母亲出身书香门第,写得一手好字。我3岁时看父亲下棋,就在旁边起劲地写“车、马、炮”等,母亲看我写得还有些姿态,就教我搭字的间架结构。从此习字不辍。到现在近50年,都形成了条件反射,就算是闭着眼睛,写出来的字都是一样的。想写得难看都不容易。所以,从小练习,有个好处,就是让人和写字相关的小肌肉群的生长都顺应对毛笔的驾驭能力,书法才能“长”在每个人的身上。所以,练字要趁早。
孙晓云如是说: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