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书法家园 >> 书法资讯 >> 书画展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北京举办心迹·墨痕当代作家、学者手札展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新浪网 发布者:扬子晚报
热度921票 浏览57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2月12日 20:21

  本来是一种生活常态,但今天却成了稀缺品,特别是已故名家手扎,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已经被归类到文物收藏的范畴。不久前在北京通州博物馆举办的“心迹·墨痕:当代作家、学者手札展”上,来自北京、杭州、郑州、武汉等地的专家一致呼吁:作家们在电脑写作的同时,应重新拿起笔,写手札,使这一富有传统特色的文化形态延续下去。

  名家文人手札弥足珍贵

  日前,著名翻译家傅雷之子傅聪和傅敏将收藏近半个世纪的傅雷手札全部捐献给国家图书馆,一帧帧傅雷手札,全部用蝇头小楷书写,弥足珍贵。早在几年前,记者参加上海书展,组织方在走廊里也布置了海上老一辈文学大师的手札展,如鲁迅、沈尹默、茅盾、郁达夫、沈从文、巴金等,参观人数非常火爆。名家手札因具有研究与收藏的双重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近日,在北京通州博物馆举办的“心迹·墨痕:当代作家、学者手札展”上,黄永玉、莫言、荆歌、杨匡汉、刘长春、王家新、刘恒等人积极响应,在规定时间里提供了精美的手札作品。

  写一手古雅文字的难寻

  手札,亦称信札、书札、尺牍、书简、手简、尺翰等,唐之前存留下来的大多已被称作“帖”,是珍贵的书法精品,而明清以至近现代所保存下来的大量札类藏品,则被归入颇具历史文化感的古籍善本类目之中。研讨会上,策展人斯舜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了今天,缺少这一块是非常遗憾的。”作家、书法评论家张瑞田说,现在即便是文坛宿老、学界泰斗,能写一手古雅文字的屈指可数。国家图书馆专家李小文认为,由于现当代作家大多换笔改用电脑写作,光电革命使手写的文稿变成了“稀缺资源”。所以有人用“有限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来形容正在走向消亡的作家手稿,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部分作家响应令人欣慰

  如今的作家们还有能力兼顾文章和书法吗?策展人认为,“手札展”的成功举办,对于促进作家、学者加强文墨两方面的修养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尽管此次展览的作品并非都是精品,但它至少证明了当代一部分作家、学者已经意识到传统文化修养的匮乏,愿尽最大的可能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斯舜威与另一位策展人张瑞田呼吁,当代作家、学者及有能力的人应该重新拿起笔,写手札、文稿。不然,面对前贤,我们还有什么能给子孙回溯今天的骄傲呢?他们有可能因为看不到这一时期的作家、学者们的手札、文稿感到遗憾。据介绍,以当代作家、学者手札展这种形式重新追溯、链接传统文化,在我国尚属首次。本次“手札展”结束后,还将去其他城市巡展。

TAG: 手札
顶:34 踩:46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24 (305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8 (253次打分)
【已经有283人表态】
41票
感动
34票
路过
33票
高兴
31票
难过
37票
搞笑
40票
愤怒
33票
无聊
34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