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写神州——崔如琢书画巡展南京
崔如琢近影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省美术馆、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江苏国画院、江苏文化艺术研究院、南京市对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大写神州——崔如琢书画巡展”,于2011年元月11日上午10点在江苏省美术馆(新馆)举行隆重开幕仪式。展览至元月23日结束。
在北京画院成功举办“指墨情怀——崔如琢书画新作展”首展,又在青岛、上海、浙江、厦门、武汉美术馆展览结束,引起了社会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此后展览还将在广州、深圳、成都、武汉、西安、兰州、沈阳、济南、天津、香港、澳门、中国台湾及海外等地巡回展出。此次巡展汇集崔如琢先生创作的书画作品150幅,其中历年创作的国画作品80 幅、指墨精品52幅、手卷 6幅、书法12 幅,即有小幅精品册页,也有近年来创作50米长卷《丹枫白雪》。
崔如琢先生,作为中国写意精神的守望者与创作者,一枝笔坚守着中国画的尊严与自信,备受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喜爱和推崇。崔如琢先生山水、花鸟皆精,作品尚古人而发今意,笔墨纯正、常以清醒者的傲岸,辨析中国传统绘画的利弊,在水墨的艺术天地里自由挥洒,崔如琢无疑是当今画坛不可多得“圣手”。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他在艺术和思想上所达到的造诣高度,使其成为中国写意画坛的一面大旗。崔如琢的画如其人,朴茂厚重,大气磅礴,收放自如,大巧若拙,个性鲜明,无半点矫揉造做之态,十分注重传统笔墨意趣,有着强烈的新时代气息。崔如琢先生从不随波逐流,作画从不潦草荒率,而是清醒而不畏艰苦地走着自己的艺术路,崔如琢先生常与历代大师的作品对话交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把握,这对于一位曾经生活在纽约、香港的画家来说,尤其难能可贵。
此次巡展,将集中展现崔如琢先生艺术成就,全面反映了他的创作心路历程,清晰可见其艺术风格的形成。是对当下中国画写意精神新的追寻。不仅彰显其深厚的传统功力,也呈现了他的独特艺术个性和笔墨当随时代的创新意识。对当今大写意发展方向,中国画坛无疑是有力的推动。
崔如琢艺术简历:
崔如琢,著名书画家、鉴藏家,静清苑主。1944年生于北京,曾执教于中央工艺美院,1981年定居美国, 1996年回国,现居北京。书法承袭碑派书法家郑诵先,为李苦禅先生入室高足。崔如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深刻认识与由衷热爱慧眼识宝,先后收藏历代艺术大师的书画珍品,从宋元到明清与近现代绘画大师的精品,数量颇丰。崔如琢先生的作品在海内外艺术品市场上颇受欢迎,在香港佳士得、中国嘉德、北京翰海、中贸圣佳、北京荣宝等国际国内拍卖会上屡创佳绩,颇受海内外关注。出版著作有《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崔如琢》、《世界名画家全集·崔如琢》《崔如琢的世界》、《崔如琢画集》、《如琢书画收藏集》等。崔如琢1984年荣获美国纽约杜威大学艺术博士学位,现任榜样公益基金终身荣誉理事长、世界华人书画家收藏家联合会会长。
崔如琢心语:
谈艺术
中国书画一定要讲传统,传统像人的基因一样。基因不能变,但营养是可以变的。
中国的写意画,既要讲意境,也要讲笔墨。
崇尚经典并不意味着摒弃现代,尚古而不拘泥于古。
真正的艺术不能重复传统,不能重复别人,更不能重复自己。
谈收藏
我收藏的宗旨是为了学习和研究。
收藏应更多关注其文化艺术的传承价值,不只是投资和投机行为。
谈生活
我不以清贫为乐,我会以清贵为乐,贵不仅是富有,贵是一种文化。
“静清苑”是我的一件作品,是我对中国文化、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情结。
题指墨
(一)
指近笔远,平极生险。
秒用一心,何问褒贬?
(二)
同根指笔各生花,喜借热风写冷霞。
师古师心师造化,神州学海本无涯。
(三)
漫道画师指墨奇,一塘香雾水迷离。
更怜君梦食莲子,呆立忘情不肯啼。
四主人观
要做精神的主人,有自己的精神领域,任何观念不盲从,做自己艺术的主人。
要做身体的主人,健康是人生最好的竞争,长寿是人生最后的竞争。
要做家庭的主人,对民族和国家要尽忠,对父母要尽孝,对子女要爱护。
要做财富的主人,创造财富是价值,拥有财富能力,享受财富是艺术。
艺术心得
余总角立志,曾师郑诵先、李苦禅,更于故宫旧藏历代名家翰墨得益良多。旅居海外后,收藏渐丰,识见愈广。近能得黄宾虹、潘天寿为楷范,远常以青藤、八大、石涛为宗法。承传统而不拘泥,袭法度而不食古。历半世蹉跎始悟:所谓画者,目之所见,心之所思,情之所系,意之所动,不惟笔墨章法、布局架构。眼界不到,修养不到,不足以言画。是以,画以心为境,画路即心路;画以思为界,想不到故画不到;画以情为盛,情未达则画无趣;画以意为先,意飞扬而后方有笔墨酣畅、挥洒恣意、痛快淋漓。余以为,胸中蕴蓄天地之大美,笔下自有变化之万千。意笔之美,盖莫能胜矣。
展览名称:“大写神州——崔如琢书画巡展”南京
展览时间:2011年元月11日至元月23日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家协会、
江苏省美术馆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
江苏省国画院
江苏文化艺术研究院
南京市对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展览场地:江苏省美术馆(新馆)1、2号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