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书法家园 >> 书法资讯 >> 征稿启事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第27届上海市青少年书法篆刻展征稿启事(2019年5月31日截稿)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书法家园 发布者:上海市书法家协会
热度1070票 浏览154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9年4月17日 22:11

第27届上海市青少年书法篆刻展

征稿启事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检验上海青少年书法学习的成果,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特举办第27届上海市青少年书法篆刻展。现向全市青少年作者征稿,具体事宜如下:


 一、举办单位  

1、主办单位

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

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承办单位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青少年书法委员会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二、征稿对象  

本市18周岁以下(2000年6月1日以后出生)的在校学生。


 三、作品范围  

毛笔书法、篆刻作品。临摹、创作均可,每人限投一件。创作作品要求以“家风家训”为主题。毛笔临摹作品以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推荐的经典碑帖为范本(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推荐书法范本目录见附件)。篆刻临摹作品范本为历代经典印章。


 四、作品要求  

1、毛笔书法。毛笔书法作品尺寸为四尺对开(138厘米﹡34厘米)竖式。

2、篆刻。篆刻印蜕自行设计粘贴在四尺对开(138厘米﹡34厘米)竖式的宣纸上。


 五、征稿日期  

自本启事公布之日起到2019年5月31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六、收稿方式  

1、邮寄或快递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200号1号楼1104室

联系人:马恒超

联系电话:52353720

2、现场收稿时间:2019年5月31日,上午9:30至下午4:00(其他时间不接受现场收稿)

现场收稿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200号1号楼一楼大堂


 七、评审及待遇  

1、本次征稿不收取参赛费、评审费。由专家组成评委会,本着“艺术第一”的宗旨对来稿进行初评、复评和终评。

2、评出入展作品150件,入选作品150件。在入展作品中评出获奖作品50件,其中,一等奖5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30名,对获奖作者将颁发奖品。获奖、入展及入选作品颁发证书。评出优秀组织奖10名,每名奖金1000元;优秀指导教师10名,每名奖金1000元。

3、组委会将对获奖、入展、入选作品作者进行抽查面试。杜绝代笔,凡是发现或被举报作者代笔等问题,经核实,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将视情节轻重,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通报学生所在学校。

4、拟在本次投稿的篆刻作者中遴选20名左右的优秀作者,开设上海市书协青少年篆刻学习班,由名家进行辅导教学。

5、非上海市书协青少年书法委员会会员作品入展和获三等奖作者,作为加入上海市书协青少年书法委员会资格一次;获二等奖作者作为资格两次;获一等奖作者即可申请加入上海市书协青少年书法委员会。

6、获奖作者、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将在专业书法报刊、上海市书协微信公众号、《上海书协通讯》等媒体进行宣传介绍。


 八、其他  

投稿作品一般不退,如需退稿,请作者在投稿的同时,由邮局汇寄退稿费人民币50元,并附退稿费汇款单复印件。凡在投稿时未汇寄退稿费的,不予退稿。获奖、入展和入选作品已经交纳退稿费的,由组委会将退稿费50元退还作者。获奖、入展和入选作品展览结束后退还作者,作品的所有权、出版权等归属大赛组委会。凡投稿者均视为承认并遵守征稿通知的各项约定。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

 2019年4月12日



参考内容


1、周公谓鲁公曰:“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论语·微子》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3、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阼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刘邦《手敕太子文》


4、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司马谈《命子迁》


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6、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诸葛亮《诫外甥书》


7、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王祥《遗令训子孙》 


8、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 颜之推《颜氏家训》


9、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故于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颜之推《颜氏家训》


10、政可守,不可不守。吾去岁中言事得罪,又不能逆道苟时,为千古罪人也。虽贬居远方,终身不耻。汝曹当须会吾之志,不可不守也。——颜真卿《颜鲁公集》


11、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包拯 《包拯家训》


12、妄想莫起,想亦无益,美色莫迷,报应甚速。待人莫刻,一个恕字,作事莫霸,众怒难犯。女色莫溺,汝心安乎,淫书莫看,譬如吃砒。立身莫歪,子孙看样、果报莫疑、眼前悟出。降惊莫损,及早回头,淫念莫萌,怕有报应。暗室莫愧,君子独慎,国法莫玩,政令森严。—— 范仲淹《范仲淹家训》


13、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古人有言曰:“慈母败子”。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入于刑辟,归于乱亡,非他人败也,母败之也,自古及今,若是者多矣,不可悉数。——司马光《家范》


14、独立不惧者,惟司马君实与叔兄弟耳。万事委命,直道而行,纵以此窜逐,所获多矣。——苏轼《与千之侄》


15、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剑南诗稿》


1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圣师虽远有遗经, 万世犹传旧典刑.。白首自怜心未死,夜窗风雪一灯青。——陆游《剑南诗稿》


17、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陆游《放翁家训》


18、人之至亲,莫过于父子兄弟。而父子兄弟有不和者,父子或因于责善,兄弟或因于争财。有不因责善、争财而不和者,世人见其不和,或就其中分别是非而莫名其由。盖人之性,或宽缓,或褊急,或刚暴,或柔懦,或严重,或轻薄,或持检,或放纵,或喜闲静,或喜纷拏,或所见者小,或所见者大,所禀自是不同。父必欲子之强合于己,子之性未必然;兄必欲弟之性合于己,弟之性未必然。其性不可得而合,则其言行亦不可得而合。此父子兄弟不和之根源也。——袁采《袁氏世范》


19、太宗尝谓皇属曰:“朕即位十三年矣,外绝游观之乐,内却声色之娱。汝等生于富贵,长自深宫。夫帝子亲王,先须克己。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至于听断之间,勿先恣其喜怒。朕每亲临庶政,岂敢惮于焦劳?汝等勿鄙人短,勿恃己长,乃可永久富贵,以保终吉。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刘清之《戒子通录》


20、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纪录之。见人好文字胜己者,则借来熟看,或传录之而咨问之,思与之齐而后已。不拘长短,惟善是取。——朱熹《朱子文集》


21、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王阳明《示宪儿》》


22、子孙以忠信谨慎为先,切戒狷薄。不可顾目前之利而妄他日之害,不可用一时之势而贻数世之忧。——张履祥《张园先生全集》


23、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朱柏庐《朱子家训》


24、立志之始,在脱习气。习气薰人,不醪而醉。其始无端,其终无谓。袖中挥拳,针尖竞利。狂在须臾,九牛莫制。岂有丈夫,忍以身试!彼可怜悯,我实惭愧。前有千古,后有百世。广延九州,旁及四裔。何所羁络,何所拘执?焉有骐驹,随行逐队?无尽之财,岂吾之积。日前之人,皆吾之治。特不屑耳,岂为吾累。潇洒安康,天君无系。亭亭鼎鼎,风光月霁。以之读书,得古人意;以之立身,踞豪杰地;以之事亲,所养惟志;以之交友,所合惟义。惟其超越,是以和易。光芒烛天,芳菲匝地。深潭映碧,春山凝翠。寿考维祺,念之不昧。——王夫之《姜斋文集》


25、和睦之道,勿以言语之失,礼节之失,心生芥蒂。如有不是,何妨免责,慎勿藏之于心,以积怨恨。天下甚大,天下人甚多,富似我者,贫似我者,强似我者,弱似我者,千千万万。尚然弱者不可妒忌强者,强者不可欺凌弱者,何况自己骨肉。有贫弱者,当生怜念,扶助安生;有富强者,当生欢喜心,吾家幸有此人撑持门户。譬如一人左眼生翳,右眼光明,右眼岂欺左眼,以皮屑投其中乎?又如一人右手便利,左手风痹,左手岂妒忌右手,愿其同瘫痪者?——王夫之《姜斋文集》


26、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谨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李毓秀《弟子规》


27、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而姑纵惜也。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夫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郑燮《郑板桥集》

 

28、吾祖星冈公最讲求治家之法,第一起早,第二打扫洁净,第三诚修祭扫,第四善待亲族邻里。凡亲族邻里来家,无不恭敬款接,有急必周济之,有讼必排解之,有喜必庆贺之,有疾必问,有丧必用。此四事之外,于读书种菜等事,尤为刻刻留心。——曾国藩《曾文正公家训》


29、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曾国藩《曾文正公家训》


30、学业才识,不日进,则日退。须随时随事,留心著力为要。事无大小,均有一当然之理,即事穷理,何处非学?昔人云“‘此心如水,不流即腐。’果能日日留心,则一日有一日之长进;事事留心,则一事有一事之长进。由此累积,何患学业才识不能及人邪!——左宗棠《与陶少云书》 


31、忍让为居家美德。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乎?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长学问识见。孟子曰:“生于忧患”,“存乎疢疾”,皆至言也。——吴汝纶《桐城吴先生全集》


32、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钱氏家训》


33、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钱氏家训》

TAG: 青少年 上海 征稿启事 篆刻
顶:62 踩:53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05 (309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7 (361次打分)
【已经有285人表态】
42票
感动
38票
路过
25票
高兴
36票
难过
44票
搞笑
43票
愤怒
29票
无聊
28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