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鲁庵印泥”抢救计划正式启动
由本报率先追踪报道的海派优秀文化遗产———“鲁庵印泥”,近日被文化部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庵印泥”将与“漳州八宝印泥”一起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国宝级印泥。专家给予高度评价。
评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家委员会对“鲁庵印泥”(见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专家们鉴定、考证、研究后发布的认证文件认为,由清末民初的海派印泥大师张鲁庵创制的“鲁庵印泥”,制作过程包括手工操作和自然氧化,制作配方有50余种,印色鲜艳雅丽、质薄匀净,热天不烂,寒天不硬,永不褪色。历史上,“鲁庵印泥”的发展得到了海派书画家的支持,著名画家吴湖帆、贺天健,书法家高振霄、王福厂等都使用该印泥。因此,当时“鲁庵印泥”比“西冷印泥”、“潜泉印泥”等更受书画家的欢迎。
传承者不超过三位
由于当前乡土文化、民间艺术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年事已高,新的接班人则越来越少,“鲁庵印泥”的制作技艺也同样面临失传的危险。上海静安区文史馆馆长杨继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掌握“鲁庵印泥”技艺的传承者不超过3人,所以,这次获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促使文化单位采取措施,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抢救计划已经启动
据悉,文物管理部门已对“鲁庵印泥”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抢救规划。首先,将筹建“鲁庵印泥”传统工艺制作坊,同时向社会公开征集“鲁庵印泥”制作技艺的相关实物,包括器械、照片、书信、书画作品等,以挖掘可能流散在民间的其他配方。另外,建立制作工艺史料数据库、开通“鲁庵印泥”专业网站,恢复“鲁庵印泥”曾经辉煌一时的国际品牌。
杨继光表示,由于该印泥工艺缺乏年轻的传承者,将考虑成立两个“鲁庵印泥”制作点,培养更多的接班人。文化部门还希望有篆刻、印泥制作爱好基础的市民能自告奋勇,参与传承“鲁庵印泥”的工作,加入到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