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书法家园 >> 书法资讯 >> 书坛快讯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揭开“中国印”的十大秘密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网 china.com.cn 发布者:刘尧、张卉
热度999票 浏览62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4月02日 11:32

        在中国首都北京,在天坛祈年殿前,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全球发布仪式隆重举行。当那枚似印非印、潇洒飘逸、充满张力的会徽标志被中国领导人和国际奥委会官员印盖在中国宣纸上时,在中国的文化词典和社会生活中,在中国字、中国画、中国结、中国根、中国人、中国心之外,从此又多了一个在世界广为流传并将永久载入奥林匹克史册的词汇,那就是———中国印!

        没有沿用申奥时的“太极人”

        还在申办奥运会期间,富有智慧和才华的中国人,就创造了一个令世人非常喜爱的申奥会徽—“太极人”。简洁的线条,阳光的色彩,充满动感的形态,将悠久灿烂的东方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成为凝结全国人民、全球华人申奥的象征,为北京申奥成功作出了贡献。既然如此,何不继续沿用为2008年奥运会会徽?殊不知,申奥与举办奥运的理念有较大不同,奥运会历史上没有一届沿用申奥会徽。另外,从奥运会的市场开发和保护的角度来看,也必须按照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来设计新会徽。

        截稿前的最后一刻

        2002年7月2日,北京2008奥林匹克设计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北京奥组委正式向全球1500多名专业设计师抛出绣球,征集2008年奥运会会徽设计。设计大会结束后的三个月时间里,会徽征集办公室的电话成了北京奥组委最繁忙的热线,工作人员平均每天要接100多个国内外设计师打来的咨询电话,累计解释各种询问近万次。

        2002年10月8日,是征集北京奥运会会徽最后的截稿日期。这天,北京奥组委所在的北京青蓝大厦旁边的东四十条邮局异常繁忙,用于包装的牛皮纸全部售罄。这是因为参加会徽设计大赛的几十名设计师,带着设计作品从全球各地赶来,在最后时刻报名。但大赛规定,所有作品必须进行密封包装,所以使得这个不起眼的邮局牛皮纸突然成了抢手货。就在晚6时截稿前的几分钟,又一下子涌来七八位设计师递交作品。

        世界各地的1985件作品参赛

        经统计,北京奥组委一共收到应征有效作品1985件,其中来自中国(含港台)的作品1763件,国外的作品222件。在参赛作品的名单里,有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1998年长野冬奥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2002年韩日世界杯等大型国际体育活动设计中标的国际著名设计公司,也有奥林匹克百年纪念标志、悉尼奥运会火炬、奥林匹克百年、北京申奥标志等项目中标的设计机构和设计大师。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一定要体现出中国文化特色,这在复评工作开始就成为中外评委的共识。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奥运会景观设计专家、国际奥委会奥运会景观顾问、亚特兰大1996年奥运会设计主任布雷德·科普兰德,接受北京奥组委的邀请,与其他三位世界顶级奥运会景观设计专家一道,专程来参加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设计大赛复评工作。

        11名中外专家评委非常认真、谨慎,先是用铅笔轻轻地写在选票上,一圈下来,所选的作品数量不够,就再选一遍;如果多了,就在几个得分相近的作品中反复比较、认真筛选。然后,中外评委投下了自己庄严的一票。很快,统计结果出来,前十名设计大赛获奖作品产生,获得总分第一名的作品是第1498号。

        前十名方案五个来自北京

        在10个入选的作品中,有5幅作品来自北京,两幅作品来自日本东京,其余3幅则分别来自长春、大连和江西赣州。

        在前10名的作品中,有两幅来自日本东京的株式会社媒体新日中的原研哉先生和高岗繁之先生。据了解,两位日本朋友在日本就是非常著名的设计师,他们在得知北京奥组委征集会徽的消息之后,他们认为在北京举办一届中国人的奥运会是一件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他们非常高兴地参加了设计。

        查甲骨文为会徽定名“中国印”

        优秀的会徽一定要有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最初,大家对这个似京非京、似印非印的图形拿不准,硬说它是“京”,它是个不完整的字,叫起来不严肃。为此,十几位书法专家翻阅了大量资料,有的还亲赴河南殷墟查找甲骨文核对,最后都认为不能以“京”字冠名。后来,几位篆刻专家提供了宝贵意见,认为它是一种图形,是印章的一种,叫肖形印。至此,第1498号作品有了正式的名称——中国印。

        会徽样板被送往中南海

        2003年2月28日,北京奥组委带着会徽样板来到中南海。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第29届奥运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李岚清同志,在看到会徽和听取了相关汇报后,对会徽表示了高度赞许,并批示“同意”。目前,北京工美集团大师们已经用同一块新疆和田玉精心雕刻成了两方“北京奥运会徽徽宝”,其中,一方将珍藏在中国有关博物馆,另一方将作为13亿中国人民积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见证,被送往坐落在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永久珍藏。

        对会徽进行了无数次改动

        会徽原来的造型吸取了古代壁画人形的风格,但看上去不舒展,缺少时代气息。现在的会徽图案,手臂部分的舒张度大了很多,腿部造型也做了较大修改。至于其他细微方面的改动就更多了,比如,图形的笔画加粗了一些,“头”部的大小及全身的比例进行了微调,包括制印方面的刻残度也更专业化和更自然等。据北京始创国际企划公司负责人张武介绍,对“中国印”大的修改就有八九次,小的地方几乎每天都在改动。

        曾向300个孩子采集童体字

        因为印形极富中国文化特色,那么“Beijing2008”字样也应与之相配。最初考虑用印刷体字,但与印形不相匹配;又考虑用毛笔一般性书写,但难以反映中国字体的厚重。后来倾向于用童体,因为童体字更代表希望,象征未来。于是,北京奥组委有关工作人员向北京幸福时光幼教中心和灯市口小学的300多个孩子和小学生采集童体字,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到最后,印形的创作者们提出用汉简体,并画出了雏形。这个方案得到了包括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在内的各方面一致好评,大家认为,汉简体能更好地与印形相配,更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加厚了整个会徽的文化底蕴。

        国际奥委会主席的惊人之举

        2003年3月28日下午,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大楼内的会议室里,当投影光柱将第29届奥运会会徽设计方案“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定格在国际奥委会官员面前的一刹那,会徽吸引了所有在场人的眼睛与心神,这时,罗格突然轻轻招手叫来秘书,耳语了几句后,秘书悄悄离开了会议室……

        原来,一向沉稳的罗格主席的惊人之举是为了给所有在场人一份意外的惊喜:“我要以你们中国特有的方式来确认会徽!”旁边的秘书递上了罗格自己的中国印章和印泥。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刚才罗格特地让秘书取印章去了。罗格从印盒里取出印章,饱蘸红色的印泥,在会徽样本左下方端端正正地盖上印章,“罗格之印”四个纯粹的汉字立即跃入大家的眼帘。然后,他又在印的下面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上百人签订保密协议

        北京奥组委对会徽采取了严格的保护保密措施,除了在全世界进行知识产权注册外,还与所有因工作需要提前见过会徽的人都签订了保密协议书。这些人包括设计者,评审、评议委员会人员,奥组委相关工作人员以及生产销售会徽纪念品的厂家、商家等,至少涉及上百人。保密协议的核心内容,就是不允许承诺人向任何媒体和他人透露会徽的图形及相关信息,否则要负法律责任。

顶:41 踩:48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01 (311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7 (299次打分)
【已经有302人表态】
47票
感动
40票
路过
37票
高兴
28票
难过
40票
搞笑
33票
愤怒
41票
无聊
36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