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书法家园 >> 书法资讯 >> 书坛快讯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江苏省甲骨文学会会长徐自学:甲骨申遗正当时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书法家园 发布者:朱同
热度1377票 浏览1421次 【共1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8月05日 11:56

        朱同:19世纪末,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字,由此而引发的殷墟考古发掘,已经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它敲开了古老而辉煌的中华文明宝库的大门,获得了惊世的大发现:发现了沉睡地下三千多年的成体系的汉字“鼻祖”甲骨文;发现了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司母戊鼎为代表的数以千计的精美青铜器;发现了淹没近三千年的殷商王朝的都城遗址。这三大发现,在同一个地区同时出现,证明商代已经具备古代文明“三要素”:文字、青铜器和城市。史实证明殷商时代是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华文明古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的佼佼者!世人没有料到甲骨文引导我们进入了美丽而宽广无比的知识海洋!这是王懿荣永垂不朽的历史功勋!最近,您提出“甲骨申遗”之重要议题,令中国甲骨学界乃至世界甲骨学界鼓舞和振奋,请谈谈您的思路和理由?

        徐自学:“甲骨申遗”非常必要。

        一、甲骨文字,殷商文明,上溯夏代,下续周朝,为补征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消除“疑古派”之风,澄清“中国文明西来说”,纠正“东周以上无史论”,提供了科学依据。甲骨文化,殷墟考古,雄辨证明中华五千年文明,具有自源发展,一脉相连,古今不断,生机无限,充满开创的精神,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她是世界文化遗产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2006年7月13日,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全票通过中国殷墟列入《世界遗产目录》。殷墟申遗成功,是对殷商文明的肯定,是中国考古学和“申遗”工作的重大成果。殷墟入遗之后的重要工程,理当是甲骨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下称“甲骨申遗”)
        有人认为,“殷墟入遗,就是甲骨入遗”。其实不然。
        殷墟入遗公报指出:“出土惊人的甲骨文,证实了安阳殷墟是中国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见中国文物报)这清楚表明甲骨文并未列入世遗名录。甲骨文,应当另立项目启动申遗工程!
        “遗址”与“甲骨文”并非同一概念。甲骨文可以证明“遗址”存在;而“遗址”不能代表甲骨文。“遗址”只是某朝某时的遗迹遗存。而甲骨文是举世无双的古代自源性四大古文字中,唯一保存、延续、发展成为现代国际通用的汉字。一种文字体系保持数千年不间断,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无愧誉称为异常珍贵的文化遗产。

        三、甲骨文是一种比遗址更高层面的具有特殊价值的文化遗产。契刻卜辞的龟版骨片,不只是甲骨文的载体,又是出土文物;文字是抽象物,而刻有文字的龟甲兽骨是一种物质存在,不可再生的历史遗物。她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国际公认,无容置疑。她是早年消逝的商代文明唯一可靠的见证物。甲骨文申遗完全符合《世界遗产公约》(简称)文化遗产规定的第1条,符合文化遗产评选6项标准之第三项(iii)。自1979年实施评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尚缺乏评选古文字遗产方面的实例,但这是暂时的。它是不可违避的课题。

        我们深信,自源性的世界四大古文字遗产,将属世界文化遗产源头性的文化遗产!自源性文字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没有文字,人类文明无法延续、发展,文化遗产无从谈起。我们作为文明古国之一的后人,有责任为保存古文字文化遗产,尽责尽力。我们相信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学者们,一定会欢迎我们这种努力,支持我们的理念。

        2006年,庆祝殷墟申遗成功的闭幕会上,笔者应邀发言时,曾经发出了“甲骨申遗”的呼吁。

        朱同:但是,中国甲骨学界认为“甲骨申遗”有许多难点,是这样的吗?

        徐自学:我国自1985年签署《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国内申报文化遗产的项目与日俱增。但至今未见启动甲骨文申遗报导。目前,中国文化遗产申遗每年限报一个项目,已列入预备申报的项目很多,现在不列入申报范围,今后10年内都可能排不上队!因此,甲骨申遗,要力争朝夕!否则,有淡化的危险!

        甲骨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外国学者比国人还积极。上世纪,瑞士汉学家林西莉(译音),曾经发出过这类呼吁,她还建议“国际图书大会,应把殷商甲骨文字作为会徽使用”。今年1月,江苏在联合国总部举办《联合国中国甲骨文书法展》期间,联合国高官和各国文化使节,都认为甲骨文不仅是中华文明之瑰宝,而且是世界珍奇的文化遗产。

        为什么在甲骨文的故乡,却迟迟难于启动甲骨申遗工程呢?

        笔者长期考察,原因有三,一孔之见,求教良师益友:

        一、“文字”申遗,《世界遗产公约》缺乏明确标准,操作有难度,需要研究、探索。

        二、甲骨文字超越时空,超越民族,超越地方。她与发展地方经济不密切,缺少驱动力。目前,全球申遗热情高涨的,大多是遗址、遗迹之类,它与地方经济利益关系密切,一旦申遗成功,立刻带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所以有争先恐后之势。甲骨文入遗,得益首先在国家,在民族,在大局,重在国家“软实力”!因此,如果国家不启动,地方或收藏单位,都不会主动申报。(中国人不申报,也许今后会有外国人要申报)

        三、甲骨文出土15万片,散落中外。约近10万片在大陆,分藏在25个省市99个单位;台湾3万片,分藏5个单位;香港90片,分藏4个单位。国外2.6万片,由日本、美国、加拿大等14个国家收藏。而甲骨文出土圣地安阳,收藏甲骨片不足出土量的1%。这种状态,谁都无力充当申遗东道主!

        可见,甲骨申遗不仅有观念问题,还有实际问题!

        “甲骨申遗”之大道

        我国自1985年开展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程以来,截止2008年8月,已有37个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果显著,经验丰富。甲骨文“申遗”,我们深信国家有能力实现这项工程。

        甲骨文申遗条件是具备的。出土10多万甲骨片,收藏保存良好。所有出土甲骨片,已有图文并茂的系统的录著版本;甲骨文近五千个单字,有1/3已有考释隶定。现有卜辞内容已可能识读;学术研究发表的中外论文已达15000多种。甲骨学已成为国际“显学”。甲骨书法艺术研究,遍布中外,方兴未艾。仅江苏一地,收藏中外甲骨文书法作品已有1500多件。说明百年来甲骨文研究,无论学术方面,还是书法艺术方面,都有空前成果,尤其今年初,联合国中国甲骨文展览的成功举行,在中外网络、媒体领域中,为甲骨申遗打开了一个重要窗口。这都是有利条件。但由于它的特殊性,它的申遗工作不同以往项目,有它的个性要求。

        朱同:有甲骨学者提出,策划“甲骨申遗”时,还要相应考虑到“甲骨入遗”后的保护、传承工作。您认为,从目前实际出发,急需实施的基础性工作有哪些?

        徐自学:我认为,急需实施的基础性工作有:

        一、国家主管部门召开海峡两岸“甲骨申遗”研讨会

        邀请必要的国外学者出席,探讨甲骨申遗共识,建立协调统一运作的领导机构,商议实施规划,需要国家决策,需要相应政策、法规,为甲骨申遗保驾护航。

        二、尽快审定甲骨文列入中国国家级文化遗产项目。

        本国不确认的文化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不合常理的。

        中国甲骨文列入国家级文化遗产的理念,将丰富《世界遗产公约》的内涵。为正确解决保护四大古文字文化遗产的难题,铺平道路。

        三、在甲骨圣地安阳,建立大型国家级中国甲骨文博物馆。

        完善的现代博物馆,是一部社会发展史,是一座保存、展示、传承文化遗产的大学校。甲骨文申遗特别需要这种平台。

        甲骨刻辞,古奥难懂,通过博物馆,运用高新科技手段,采用书法、绘画、雕塑、腊像、仿制古董等等美术工艺方法,将抽象的甲骨文纪实史料,转化为具象化、立体化、故事化、人情化、生活化、互动化,使殷商社会的方方面面(如《甲骨文合集》4大类22小类内容)鲜活起来,古人与观众对话,远古社会,变成亲和的家园。观众和申遗评委们在喜悦中解读卜辞,在欢乐中感受文明。我们拥有丰富的出土文物资源,有一流的考古专家、甲骨学者,有先进的科技人才,完全可以实现这种构想。

        甲骨文在国际上享誉崇高地位,应该为之建立独立的专业博物馆,不宜作为某馆的附属展览。甲骨文国家博物馆设在安阳最佳。安阳是殷墟遗址,甲骨文出土圣地,天赐宝地。其不足,是甲骨片收藏量少得可怜,不如一个日本私人收藏量。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不是安阳过失。建立国家博物馆后,这将会改观。不必靠借展品过日子。相反,可能迎来爱国人士捐赠流失海外的国宝。

        中华古代文明“三要素”的遗存,在安阳展现完美。这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应当突显安阳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地位,国家要加大投入力度,允许吸引民资投入建设,把安阳建成为集中展现中华古代文明“三要素”的宏伟基地之首。创造东方“金字塔”的国际效应。

        安阳现有殷墟博物苑、殷墟博物馆,理当提升为国家级展馆,统称“中国殷墟遗址博物馆”(或苑),在建的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硬件,让给中国甲骨文博物馆,如展馆面积有余,再筹建“中国青铜器博物馆”。三个国家馆落在安阳,安阳鲜活地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代文明三要素的巨大展示中心,成为学术、艺术研究交流中心、国际文化遗产旅游中心,任何造假景观,无法代替。社会、经济、文化效益,无可限量!

        中国文字博物馆,含各民族文字,意义重大,最适宜建在首都北京,作为新中国民族大团结,多元文化和谐繁荣的标志物。

        四、建立中国甲骨文基金会。

        甲骨文虽然身价百倍,但它难与发展地方经济相联系,难与市场经济接轨,开展工作十分艰难。特别需要政府制定特殊政策相扶植。实践启迪,由国家提供充足的启动基金,成立全国甲骨文基金会,然后再吸引海内外有识之士捐献支助(这方面潜力很大,我在国外访问,就有朋友乐意捐助,因没有合法机制,无法受理),国力民力结合的基金会,是有生命力的机制,爱国人士非常看重甲骨文,有号召力,有后劲,支持申遗之后,还可以持续支撑甲骨文事业的“普及”、“提高”,传承后世。这既有利减少政府事务,又有利于保证按甲骨文特点开展工作,培养专业人才,持续发展,利国利民。

        五、国家立项投资、组织专家编辑出版《甲骨文经典释译》丛书。

        《丛书》可先以《甲骨文合集》内容分类(4大类22小类)为纲目(可以修正),每一小类为一集。现在的《合集》虽有考释,但除少数专家外,民间读者多数难懂。有一家省级社科图书馆购进甲骨文合集10年,没有一人借读!民族文化,不为民众了解,不能在民间流传,则将会消亡。近年,甲骨学者王宇信、杨升南、聂玉海主编出版:《甲骨文精粹释译》一书,类似经典古籍文言、白话对照本,通俗易懂,受社会欢迎。这是甲骨文从“象牙塔”里走出来,进入民间,植根社会的创举。变望而生畏的甲骨文图书,成为青少年喜爱的读物,这是千秋大业!

        这项工程,建议主管部门要抓紧进行,成立《丛书》编委会,特邀已有这类实践的专家王宇信等学者,参与策划,制定规划。组织老中青成员合力实施,要求出成果,出人才。使甲骨“绝学”后继有人!如拖延时机,将会失去许多老一辈甲骨学者宝贵知识的支撑!如果甲骨文释译丛书问世,她将使甲骨刻辞包涵鲜为人知的丰富信息奉献大众,建立“甲骨文化”的新概念!推动、确立甲骨文研究新发展:甲骨文——甲骨学——甲骨文化。只有变成文化的东西,才能为民众所接受、所流传,不至走向消亡。

        甲骨文申遗涉及国家“软实力”的大事,有赖群体努力,本人才疏学浅,言不及义。可能有伤及道友,不恭师长、领导的地方。希望海量,但欢迎批评、赐教。携手奋进,不负先祖,惠及子孙,共铺保护、传承甲骨文化遗产的康庄大道,让中华文明弘扬五洲!

        朱同:我们预祝“甲骨申遗”早日实现,这不仅是中国甲骨学界的期望,也是中华民族的企盼。谢谢您接受我的独家采访!

        “甲骨文”专题:

        110幅甲骨文书法作品集体亮相殷墟

        江苏省甲骨文学会会长徐自学:“甲骨申遗”正当时

        殷墟甲骨127坑南京室内发掘整理旧址在南京揭牌

        四川高考“甲骨文作文”仅得6分

        南京将举办《国之瑰宝·甲骨文拓片临作展》

        《北京大学珍藏甲骨文字》在上海出版

        《当代甲骨文书法篆刻精品集》出版发行

        联合国中国甲骨文书法展在纽约展出

        甲骨文扬名于联合国

        “甲骨文就五千年了”?

        南京甲骨文学会《国际甲骨文艺术网》开通

        临摹视频(41):朱培尔临《甲骨文》

TAG: 会长 甲骨文 江苏 徐自学 学会
顶:69 踩:76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34 (409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 (381次打分)
【已经有442人表态】
54票
感动
49票
路过
44票
高兴
54票
难过
57票
搞笑
64票
愤怒
59票
无聊
61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书法家园江苏省常州市电信网友 [羿耿庵书法] ip: 222.185.*.*
2009-10-13 10:27:34
古老文化艺术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1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