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书法家园 >> 书法资讯 >> 书坛快讯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书法名家炮轰楷书教育,称会泯灭儿童艺术的灵感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新闻午报 发布者:王健慧
热度1412票 浏览989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4月22日 10:42

  “海上楷书邀请展”昨在静安区文化馆开幕,展出翁同龢、李瑞清、弘一法师、沈尹默、赵冷月等人的近百幅作品。虽然,几乎所有人练字都是从楷书开始,但是像这样规模的楷书学术展览却并不多见。

  昨日,观展人流不断,人们看入神的同时,围绕楷书的争论也在书法界引发。

  孩子该不该学楷书  

  学书法从楷书入手,已经成为一种常识。昨日,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观展,理由之一也是因为孩子在课堂上学的就是楷书。然而,这一约定俗成的常识却在书法界颇有争议。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洪厚甜昨日在关于“全国楷书创作的情况”普及讲座上指出,楷书其实最难,它并不是其他书体的基础。

  “目前,我们在中小学生中大力推行楷书,把楷书作为范本,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为实用书体,要写出能认识的字,楷书是个很好的选择。”洪厚甜说,“但是,老师对学生要求的规整、美观,已经让颜体、柳体变得程式化。为何如今的书法展上不可能出现颜体,就是因为颜体在学习中被庸俗化、糟蹋了,一开始写楷书就是对书法的制约。孩子还要被大量地扔进去写楷体,实际上只是泯灭他们对于艺术的感悟和灵感。”在洪厚甜看来,更提倡让孩子从隶书着手学起。

  书法家郭舒权同样认为并不一定要先学楷书才学行草,现在的楷书教育对于孩子有束缚作用。而他从书体发展史上看,更认为是先有行书再有楷书。不过,更多的书法家和教育家坚持认为,学书法应该从楷书入手,引用苏东坡的话来说就是,“真(楷)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走),草如走(跑)。未有未能立而能行,未能行而能走者也。”

  楷书为何名家寥寥

  说到以楷书成就大家,魏晋有王羲之、王献之,初唐“四杰”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中唐颜真卿、柳公权,宋代“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此后,在洪厚甜看来,明代文征明已经不能与前代大家相提并论,而到了清代至现当代则有何绍基、钱沣、邓石如、赵之谦。“如此罗列,你会发现其实楷书似乎逐步走向没落,写得好看、规整的很多,但是真正有创造力的开山之公却寥寥无几。”

  究其原因,洪厚甜指出,20世纪书法的实用性已经被彻底消解,书法艺术得到了鼓励。但是大量从事学习书法的人,却依然在实用书写的状态下学习,“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赞扬的话就是‘写得和刻的一样’。”这种追求外在形体的现象,在洪厚甜看来符合造型基本形态,“也是典型的语文老师对学生的要求。”

  这种理解楷书的错位湮没了对于笔墨意向、旋律的追求。“现在大量的书法作品只是描摹、再现古人的书法,其中看不到‘人’;而书法家也往往把自己的书法固定下来,一辈子就这么写,作为自己的面貌。”洪厚甜说,“僵尸再美也是无意义的。无论是褚遂良还是颜真卿,他们写过那么多有名的帖,你有看过每一件都是一样的吗?”

  洪厚甜表示,如果说行书、草书是舞蹈,以外在形式表现美的话,那么高境界的楷书就是“老生敲木鱼”,表现的是深刻的生命体。“它是一个人学识增长、生活经历不断提升的记录,不同时期书法对于生命提升过程的记录,是一种生命状态的记录。所以它看似简单,其实很难,所以,颜真卿的每一本帖都是不一样的。”

TAG: 楷书
顶:62 踩:65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18 (449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31 (433次打分)
【已经有403人表态】
59票
感动
43票
路过
36票
高兴
51票
难过
51票
搞笑
49票
愤怒
56票
无聊
58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