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美术教学以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为主的特点,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两条重要途径。
一、欣赏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欣赏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通过中国历代美术作品简介和欣赏,让学生基本了解我国历史上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使他们对祖国极其丰富的古代文化和艺术遗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理解、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通过弘扬民族文化的审美教育,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其爱国情感。
小学美术教材中的欣赏部分,有大量的中国历代以来各种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及图片资料,如彩陶、青铜器、石雕、秦陵兵马俑、秦长城、汉画像石、壁画、帛画、版画及有代表性的美术家的作品等。这些教材中,又有大量的内容蕴含着爱国思想情感因素,可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揭示教材的内在思想性。在教学中,应首先围绕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向学生作简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对作品有关的爱国主义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进行分析,使学生逐步加深理解、领会东方文化的骄傲——我国历代美术作品自信、豪迈、博大、精深的艺术所孕育的民族传统文化精神。通过教学,引导和启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的、光辉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美术;培养和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加深其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同时,欣赏教学可采取多种形式,如结合挂图和课本图片及平时收集的史料典故进行分析讨论,可以运用投影仪放映幻灯片展示并作简要讲解,也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和画展等,使欣赏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教学方式,始终落实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上。
二、技法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技法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则主要通过美术作品的临摹、写生与创作等课业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我国传统美术形式的主要特征和技能技法。在引导和启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物象的理解、感受和想象进而来临摹、塑造形象过程中,培养他们对民族美术的兴趣和爱好,以及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以此来激发其爱国之情。
在课业实践方面,中国画是广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绘画种类之一。因为中国画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为东方绘画的主流,它在材料、题材和技法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在中国画技法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说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中国画艺术特征,在讲述其基本技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临摹或写生实践。如在辅导某一作品临摹或某一实景写生时,教师可围绕作品外在形式的美,围绕其写生场景,结合直观演示向学生讲解中国画艺术特色及其技法特点。着重指出中国画十分重视对事物本质的表现,讲究形式美;塑造形象以线条为主,尤其重视用笔用墨;构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并十分注意画面空白的运用;同时强调文学、书法、篆刻与绘画的有机结合。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特点有较深的认识,便于学生从艺术角度来加深理解、掌握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及技能技巧。学生会被中国画特有的艺术魅力所折服;他们的艺术感受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激发出对民族美术热爱之情,同时也调动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既受到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又能兴趣盎然地投入临摹与写生。
(本文作者:李艳芳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