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书法家园 >> 书法资讯 >> 理论文稿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孙晓云:书法,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光明日报 发布者:孙晓云
热度1722票 浏览186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12月05日 22:13

        学习书法不是功利的事情,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我们中国人起码的义务。传承书法正是为了维系我们民族自尊的根基。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立足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弘扬中华文化。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在新的时代环境下,面临着传承、弘扬、创新的使命。

        作为来自书画界的唯一代表,我有幸列席十七届六中全会,并在会上发言,我提出自己一直思考的问题: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中,着眼文化强国的长远建设,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如何与时俱进地承担一份神圣的职责?文化的繁荣是国家实力的体现。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文化永远是炎黄子孙的骄傲。作为书法的继承者,我感到在当今世界文化不断碰撞的时代,传承中华文化意味着传承文化的自觉和民族的自信,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体现在书法上,每个中国人都要写好中国字。

        书法传承面临挑战

        书法与绘画、音乐等纯艺术门类不同,它不仅仅是艺术,因为书法首先是中国的文字。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独一无二的书法无疑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它文化的标志之一。

        我们对传统的文化、传统的书法要有敬畏之心。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之一,就是我们自古沿用下来的书法。中国的书法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是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人智慧的“舍利子”。一个对自己文化都不敬畏的民族何谈自尊。

        回顾历史,作为文字的书法,是完全实用性的,是人们生活、交往、奏事不可缺少的;但作为艺术,中国古代书家追求法度,追求书卷气、文人气,使书法不仅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述思想的实际手段,更用书法来体现文人的才情和学养,所谓“字如其人”、“书为心画”。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正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从二十世纪初西方的钢笔进入中国以来近半个世纪,硬笔代替了毛笔,使中国书法渐渐不再具有实用性。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随着电脑的高度发展和普及,这一代年轻人不要说写毛笔字了,甚至即将远离硬笔,进入一个无纸无笔的键盘时代。

        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用在上奥数班、外语培训。书法一度成了选修课、兴趣课,学习书法要花钱另外找老师、上培训班才行。

        当代书法,从某种意义而言已成为完全的纯艺术,成为极少数“艺术家”的工作。“字如其人”、“字如心画”已失去了它的最终意义。作为书法传统来说,我们面对的历史境遇是前所未有的。

        书法传统的误读误解

        过去,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整体。但是,在现代教育兴起之后,中国文字的整体性和书卷气的传统被拆解:文字、音韵、书法,成为不同专业;文字归于中文,吟诵归于表演,而书法归于美术。识字作为必修课,书法却成为选修课。而今研究中文的,往往不了解书法;美术学院学书法的,并未开设文字、音韵的课程。

        近二十年来书法发展表面看起来繁荣热闹,展览频频,出版物大量涌现,书法博士硕士培养人数逐年增多,建立多处书法名城等等;但是我们恰恰忽视了书法最基础最关键的幼儿训练,把它作为选修课,耽误了人生最重要的学书法的阶段。书法这门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成了兴趣和特长。家长希望孩子学书法,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功利思想,如在书法大赛中获奖可在中高考中加分等。

        可见,书法传统在代际绵延中发生了多次重大变化,书法之“法”对于使用毛笔的人来说,越来越隔膜,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书法的认识也越来越混乱。尤其是经历了上个世纪的战乱与运动,书法传统的脉被人为地割裂了,直接造成了今天书法创作、鉴赏与批评的标准不断地泛化甚至是丧失。

        当前书法发展遇到的问题在于,书法发展、延续了五千年,至今全民还在使用汉字,却在短短几十年中忘却了书法——如何用毛笔写字。因为文字与书写断裂,造成书法作为国民基本文化素质的缺失,对汉字整体认识的缺失,继而造成了对书法史论的误读、误解,以及对中国文字、文化发展的误读、误解。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在此情形下,书法的承传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文化的承传不是一句口号。中青年一辈的书法研究与创作者,对传承中国文字的整体性和书卷气的传统,是最重要的坚持者。和前辈相比,他们的坚持未免要艰难得多。中青年书法家不仅需要不断充实和学习传统文化,同时也需要用已有的知识,来适应和感染社会,起到引领的作用。中青年年富力强,承上启下,有充足的精力,有着广泛而集中的话语权。如果中青年不仅从自身做起,还可以用自己的条件,号召和影响更多的人重视国家的“软实力”,那必将在社会上起到重要作用。

        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

        文化的繁荣是国家实力的一大体现。中国是一个文明保留完整的古老国度,她的文化永远是炎黄子孙的骄傲。当今世界格局下,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流。我们国家开始愈加重视中国文化的安全,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书法不仅是写字,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方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杆。文化不能遗传和移植,也不能复制和再生,必须从小培养,必须要不断坚持,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孜孜不倦、点滴积累,耳濡目染、薪火相传,不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丢失。

        汉字对中国文化来说,是母体,是源头,是根本。书法应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弘扬传统书法事业,正是弘扬中华文化最基本的因素,也是“文化安全”的保障所在。

        今天的书法家,如果仅仅追求独善其身,是远远不够的。书法文化传承和创新是国家的百年大计,任重而道远。笔者呼吁,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以我们自身的书法创作实践成果,来影响当代以及今后,在书法早已和实用无关的今天,让“字如其人”、“字如心画”重新成为我们应该接续的人文传统。当代书法创作,要到丰厚的历史积淀中追寻和探求,回归传统,重温经典,要成为当下书法艺术创作的主流。书法决不能在我们这一代终结。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新被呼唤,中华民族精神重新被构建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中青年书法家需要不断努力补上传统文化的精深课程,同时发挥自身的影响力,用生命凝结的书法艺术,呼唤出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全力肩负起我们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与历史使命。

        (本文作者:孙晓云,江苏省美术馆馆长,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孙晓云如是说:

孙晓云:不抛弃文化,书法就不会被遗忘

孙晓云:不做文化无根的一代

孙晓云:书法活动要增加文化含量,提升学术品味

孙晓云:书法应成青少年必修课

孙晓云:我更看重“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称号

孙晓云:我先是一名党员,然后才是书法家

孙晓云:传统书法艺术的现代创作形式初探

孙晓云:寻常百姓事均可入书法

孙晓云:书法,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延伸阅读:

孙晓云出任江苏省美术馆馆长

孙晓云当选为南京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孙晓云当选第11届江苏省妇联副主席

孙晓云再捐资5万元奖励全国展获奖者

孙晓云被聘为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金陵女儿行——美女书法家孙晓云

临摹视频(28):孙晓云临《董其昌蜀素帖跋》

书法家孙晓云当选南京奥运火炬手

书法家孙晓云:火炬60米

“甲骨文就五千年了”?

南京市书协孙晓云主席发表喜迎龙年献辞

赴那不勒斯办展讲学 孙晓云书法倾倒异域观众

孙晓云书法奖励金再次用于表彰2011年全国获奖者

孙晓云签售手书小楷《道德经》场面火爆

《书法有法》相关阅读:

崔永元“小崔读书”推介孙晓云《书法有法》

孙晓云昨火爆签售,《书法有法》网上炒到数百元

孙晓云《书法有法》讲座暨签售会现场火爆

签名太多,手指扭伤,孙晓云《书法有法》签售再度火爆

“书法有法”孙晓云书法作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

书法有法——孙晓云书法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孙晓云《书法有法》下载(word格式)

TAG: 光明日报 建设 书法 炎黄子孙 中国人
顶:83 踩:92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07 (519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7 (478次打分)
【已经有550人表态】
85票
感动
53票
路过
55票
高兴
67票
难过
76票
搞笑
73票
愤怒
72票
无聊
69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