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书法家园 >> 书法资讯 >> 理论文稿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俞剑华教授的师承和薪传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书法家园 发布者:林树中
热度1549票 浏览178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3月17日 15:28

林树中(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资深美术教授)

        一、 师承

        1992年由俞剑华先生的学生阎丽川任顾问并作序的《中国美术史著选汇》,主编陈辅国,由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所收第一种是陈师曾的《中国绘画史》,标明1925年翰墨缘美术院出版,开头有俞剑华1934年11月的序。很显然阎是有意把陈师曾的《中国绘画史》列为中国绘画史也是中国美术史的开端。后来学术界有些争论,主要因为: 一,此书是陈编译日本人的著作;二,另一中国人姜丹书先生的《美术史》。据谢海燕先生《姜丹书艺术教育论著·序》(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说:“他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任教期间,……毅然承担美术史教学任务,并编纂五年制师范学校用《美术史》一书,经教育部审定,于191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用通史体例,分中国美术史和西洋美术史上、下两篇,叙述建筑、雕刻、绘画、工艺、美术、历史的嬗变和各自的艺术特色。上篇附带讲书法印章,下篇附带讲东方印度等国的美术。简明扼要,向学生和广大读者灌输了世界美术知识。翌年,又出版《美术史参考书》作为补充,这是七十年来出版最早的美术史教科书和参考书。”在我的藏书中就有一本在上海旧书店买到的姜丹书的《美术史》,阅后尽管觉得简略了些,但它毕竟是中国人自己编著的而且早在1917年(民国六年)出版的美术史,谢先生的话可以作为定论。

        姜丹书(1885—1962),字敬庐,江苏溧阳人,迁居杭州,1907年入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1911年毕业,初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民初改为浙江第一师范)教师,潘天寿、丰子恺、郑昶等都在其门下。1924年任上海美专教授,1927年兼艺术教育系主任,又兼新华艺专等校教授,1928年兼国立杭州艺专教授,直到抗战的1937年。1952年上海美专、山东大学艺术系、苏州美专合并为华东艺专,他随校至无锡,历任教工艺实习、理论、艺用解剖学、透视学等课,1958年退休,是南艺的老校友了。

        虽然陈师曾《中国绘画史》的出版没有争到“第一”,然而他在现代中国绘画史和美术史的开山地位,仍然稳坐这把交椅,这要从他当时在学术界的影响和地位来看。

        陈师曾(1876—1923),曾名衡恪,江西义宁人,祖父宝箴官湖南巡抚,父三立是清末著名诗人,师曾于1903年赴日本留学,初入弘文书院,后入高等师范学博物学,1910年回国。历任教育部编审、北京高等师范手工图画专修科国画教员、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国画教授等。1922年与金拱北共赴日本举办画展。这10年是他在艺坛上最为活跃的时期,其主要活动如参加湖社画会的活动,与鲁迅交往,特别是与齐白石的交往。齐白石著名的“衰年变法”得到他的很多启益,又带齐的作品到日本开画展,始一举轰动中外。1923年他因继母病驰归南京,哀悴发病而死,年仅48岁,中外艺术界咸为震悼。梁启超认为师曾之死是中国文化界的大地震。他的绘画启动当时画风,山水、花鸟、人物等都画,得到吴昌硕、齐白石很多的评价,书法、篆刻也有自己的特色,代表作品有北京的风俗人物画,如人力车、说大鼓书的、玩鸟的等;山水有《石坊》等;花卉有《明湖荷香》等。画史、画论著作有《中国绘画史》,约在1920年左右在北京艺术院校讲授,是据日本中村不折、小室翠云合著的《中国绘画史》加以改编翻译。1922年夏他曾在济南中华教育会讲《中国绘画小史》。论文有《中国人物画之变迁》、《清代山水画之派别》、《清代花卉派别》、《中国画是进步的》、《绘画源于实用说》、《对于普通教授图画科的意见》、《文人画之价值》,特别以《文人画之价值》影响最大,该篇是他翻译了日本大村西崖所著《文人画之复兴》以后,彻合中国文人画的特点,申明它的价值所写的,两篇合刊名为《中国文人画之研究》,由中华书局出版。陈师曾的这些论文,特别是《文人画之价值》,也是中国现代画论论著重要的开端。只是因为英年早逝,其成就未能进入大师的界域。[1]

        至于我国现代中国绘画史论学科的建设与日本的关系,这要联系当时整个世界的时代背景来考察。日本是个岛国,通过海洋接受西洋文化比中国要早而积极。中国没有赶上欧洲的产业革命,继之“戊戌变法”因保守势力强大以失败而告终。日本“明治维新”又比中国先跨出一大步。1894年的“甲午之战”,决定中国和日本军事上的胜败,而日本也在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进一步资本主义化。日本在接受西洋油画、雕塑、音乐戏剧等方面比中国跨前了一步。如李叔同、陈师曾等正是通过到日本留学,学到西方的文化艺术。中国美术史在我国尽管在唐代就有了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但是按照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学科建设发展起来的中国绘画和美术史,则是以日本为早,包括当时一些学校教育的制度等,多是中国学日本。陈师曾的搞中国绘画史和画论也是先从日本学者学习,然后介绍到中国,因而有编译日本学者编写的中国绘画史、画论的工作,甚至在若干年后由潘天寿编写的《中国绘画史》还是编译日人的著作。再如丰子恺、傅抱石等都是在日本留学,在美术史论以至绘画实践方面受到日本的启益,然后对中国的绘画实践、史论的发展起到作用。

        俞剑华作为陈师曾的学生之一,能够有意识地整理老师的遗著、资料、档案,加以出版、发扬、传承,他便成为陈师曾的传承者。

        二、 薪传

        俞剑华作为一个教师,一生主要的数十年间,从中学到大学,一直从事教学工作。他的学生如秦宣夫,自称是俞中学时期学生。而从上海美专、新华艺专,到暨南大学、上海学院,直到南京艺术学院,一直都从事教学工作,学生有所成就的也多,一代代师承明确,与他同时代的人比较,如滕固、郑昶以短寿而学生传派不明显;如黄宾虹虽在上海美专等进行过一个时期的教学工作,但后期则到北京故宫从事书画鉴藏工作,主要从事作画和评论,还有出版的工作,也与俞剑华不同。俞氏传派学生中有早期的徐培基、于希宁、阎丽川、王石城、徐风等,中期有王伯敏、谢巍、黄纯尧、林树中等,晚期有周积寅、张光福、龚产兴、符易本等。另一部分则是长期同事同一教研室,时从请益并合作编著工作的,如罗尗子,也自称为俞氏学生,温肇桐也出身上海美专,但未曾师从俞氏,而长期共事,多所请益,可说在师友之间。

        2004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美协表彰的第一批获得“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共18人,其中北京11人,地方的7人。地方的7人中,杭州王伯敏、上海谢巍、南京林树中、西安徐风都是俞氏弟子,就地方人数来看,可见已占“半壁江山”。如将已故的于希宁、阎丽川也算上,那就更称得上过半了。因为俞氏及其传人大都长期在南京艺术学院工作,就南艺这些年美术学这一个学科的发展来说,设有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等,培养的人才济济,更是兴旺发达,是个十分可喜的现象。

        关于俞剑华学派是否存在其师承和薪传,这一命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前人尚未写过有关文章,笔者出于一种责任感,冒昧在短期内写出本文,因资料不足,只能就手头掌握的编写成篇,遗漏、不当之处,有待诸学长、专家补正。

        1 早期弟子

        徐培基(1909—1970),字植生,山东潍坊市人,1929年入上海新华艺专,毕业留校任助教、讲师,擅长山水画,从师黄宾虹、俞剑华。一生遍游全国名山大川,留有写生册页二十余部,又善书法,篆刻亦精(俞剑华《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据俞述翰、谢巍等编《俞剑华年谱》,1931年、1932年、1934年皆有跟俞游历名山大川的记录,是俞剑华最好的游历和写生伙伴,并多次参加俞氏个人书画展,对绘画有相当造诣,画山水清新细腻;长住俞家,助理家务,并称是俞的大弟子。1937年回潍县,为山东省知名画家,其绘画与文章在俞氏档案中或能查到一二。俞师在1963年的《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前言》中,特别提到“承各地有关部门热心协助,代为搜集文献,撰写传记,使本书增加了不少资料”,所提人名中,徐培基是重要的一个。[2]

        于希宁(1921—2007),山东潍坊人,原名桂义,笔名鲁根、梅痴,1936年毕业于上海新华艺专国画系,1950年到济南从事教育工作,筹建山东艺术学院。1953年又到华东艺专随俞剑华进修。回山东后,任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全国美协理事,山东美协主席。早年研习山水、花鸟、走兽,后专攻花卉,尤以画梅花著称,且精于篆刻,研究画史、画论,对全国各美术遗迹进行过调查研究。曾举行多次画展,出版有画集。发表《山西永乐宫混成殿元代壁画考察》调查论文,与罗尗子合编《北朝石窟浮雕拓片选》(195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07年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2008年山东艺术学院“于希宁梅园”、“于希宁中国画作品陈列馆”建立,竖铜像。传承学生有刘曦林、沈光传等。[3]

        阎丽川(1910—1993年后),山西太原人,20世纪20年代毕业于师范学校艺术科,30年代初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两年后转入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1934年毕业后先后在太原中学及西安、天水、成都等地的中等师范职业学校任美术教师,1952年回太原山西艺术学校,后转入山西大学,1954年调任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史论课教授。著有《中国美术史略》(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版)、《文物史话》,主编《中国古代绘画百图》、《中国近代美术百图》(天津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参编《诸家中国美术史著选汇》(吉林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另有论文在《美术》、《中国画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兼攻书画,擅山水、花卉、行草书。1981年在天津、太原等地举办个人书画展,山水《万户点珠千峰披翠》刊《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甚见功力。任中国美术史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天津分会名誉理事,太原市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1987年出席由山西大学等单位举办的《张彦远暨〈历代名画记〉学术思想讨论会》,有《张彦远的绘画美术思想》刊《中国画研究》第六集(1987年10月)。1979年俞剑华师殁,亲临其丧。他在山西、天津长期从事艺术教育事业,弟子甚多,《诸家中国美术史著选汇》的主编陈辅国、《中国近代美术百图》的副主编张明远,可能是他的学生,有待调查。由天津美术学院主办的《中国书画报》留有阎氏的学术遗风,可能与之有一定的联系。[4]

        王石城,别名石夫(1909—),江苏江都人。擅长中国画、美术史。在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杭州国立艺专肄业。曾任国立艺专讲师、中央艺专副教授,正则艺专、安徽师范学院、安徽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对中国美术史特别是安徽地区的文化史、安徽画派有广泛深入的研究,著有《萧云从》(中国画家丛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出版)。其间与俞师有很多交往。俞师编著《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他曾努力提供有关画家传记材料,特别是该“辞典”原稿在“文革”中丢失大本,出版社仅存初排本,错误缺漏极多,在繁重的校对工作中,他是当时参与学生中年龄最大的,不辞劳苦,效力最多,令人感动。他的画作有《怒放》、《黄山群峰》等传世。[5]

        罗尗子(1919—1968),名亦作尗子,湖南省新化县人。抗日战争时期曾在重庆古董商店任小职员。1943—1944年间就学广西美专,主要从师马万里。1945年入国立艺专国画系,1946年随校复员至杭州,1948年毕业,1955年至无锡华东艺专任讲师,任教中国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等课,曾任西泠印社理事、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理事等职。罗尗子擅篆刻、山水与花鸟画,亦能诗词,并从事中国美术史之研究,著述亦多。其成就以篆刻为高,受到篆刻家方介堪等推重。山水画学郑昶,也有颇高造诣。曾随同俞剑华等考察全国各处石窟艺术,著有《北朝石窟艺术》(上海出版公司1955年出版),并与于希宁合编《北朝石窟浮雕拓片选》(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出版)。1956年与陈之佛合编《中国工艺美术史》,闻人民美术出版社将予刊行。其他著作尚有: 《顾恺之研究资料》(与俞剑华、温肇桐合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出版)、《桃花坞木版年画》(与刘汝醴合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出版)等。发表论文45篇,重要的有: 《印章起源及其演变》(1961年第7期《江海学刊》)、《北宋画院与郭熙》(1958年《中国画》创刊号)、《中国山水画的理论体系及其发展》(1961年《江海学刊》刊登,收入《壮游万里话丹青》(江苏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香港《大公报·艺林》转载)等。[6]

        秦宣夫,别名善鋆(1906—1996),广西桂林人。擅长油画、西方美术史。中学时期,就学于俞剑华,1934年毕业于法国高等美术学校。后任教于国立北平艺专、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还曾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有《庆祝国庆》、《春雨》,油画《母教》1942年获第三次全国美展二等奖等。[7]

        徐风(1917—),祖籍广东丰顺,西安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美协理事,陕西高等教育理事,陕西国画院顾问。1937年毕业于上海美专,正值抗日战争爆发,随即参加抗日宣传工作,创作数百幅宣传画,在粤赣前线与后方巡回展览。1942年起,在赣州任江西青年美术馆馆长,并从事教育工作。1947年,重返上海美专任教。1951年,响应政府支援大西北号召,从上海到西安美术学院(含前西北人民艺术学院、陕西艺术学院),历任陕西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西安美术学院教务处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担任绘画基础课、美术史论课教学。著作有《苏联美术》、《苏联名画欣赏选辑》、《欧洲美术史》、《西方美术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等。1994年,从艺六十周年举办“徐风父女画展”并《西方美术史》首发式。2004年获中国美术家协会“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奖。学生有罗丽(西安美术学院硕士)、殷泓等。[8]

        温肇桐(1909—),笔名虞复。江苏常熟人。1930年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曾与人组织常熟旭光画会,倡导新美术运动。曾任中华美术协会编辑委员,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上海师专艺术系主任。1952年后,历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兼图书馆主任、美术系副主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为中国美协会员。长期致力于美术教育及绘画史论研究。著述甚丰,有《创造的儿童绘画指导研究》、《中小学美术教学法》、《色彩学研究》、《晋唐二代画家》、《中国绘画艺术》、《历代中国画家著述录目》、《中国古代画论要籍简介》、《中国绘画批评史略》等20多种。[9]

        2 中期弟子

        王伯敏(1924—),浙江黄岩人,1947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继在国立艺专攻读硕士研究生,并受业于黄宾虹,专攻中国美术史,兼习国画。1952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精于中国美术史论研究,著作宏富,治学严谨,卓有识见。从1945年在《东南日报》发表第一篇论文《纪元前希腊之画家》起,先后出版的著作有《中国绘画史》、《中国版画史》、《古肖形印臆释》、《李白、杜甫论画诗散记》、《吴道子》、《中国画构图》、《山水画纵横谈》等45种。其中《中国绘画史》获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发表论文200余篇,总计千余万字。主编中国第一部大型美术专著《中国美术通史》和《中国美术全集·版画》。诸多著作被翻译为外文,在日本、意大利、新加坡等国出版。由于出版三部系统的美术史专著,因此被誉为“三史罕人”。1992年,国务院颁发奖状,表彰王伯敏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2002年,浙江省推其为“浙江省突出贡献的老文艺家”。从事美术史研究60年,为我国美术史学科研究的带头人。兼擅国画、书法、诗词。国画创作以山水为主,善用松烟宿墨,层层点染,变化有致,颇得氤氲之气;间写竹石,秀逸俊雅,生意盎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及在报刊上发表,另有《山水纪游诗》、《柏闽论画诗》问世。现为中国美术史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理事,杭州市文联常委,西泠印社理事,黄宾虹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终身教授。[10]

        谢巍(1924—),笔名文西林,从学于国立暨南大学中文系,1947年毕业,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曾编纂《何柄松纪念文集》,著《顾颉刚传》等,尤着力于古典美术文献的搜寻研讨。1961年12月曾自上海到南京丁家桥南艺探望,俞师出示自述年表,并陪同去教师宿舍,介绍温肇桐、林树中相识,其后在共同编纂考释画学论著工作中,聚首切磋,虽年逾古稀,犹以自费访书全国。一生治学谨严,诸方考订,旁征博引,去伪存真,多出己见,为俞氏弟子及国内治古典美术文献之佼佼者,所著《中国画学著作考录》为后来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巨型文库《中国书画全书》重要依据,又有《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等书。2004年获中国美术家协会“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奖。[11]

        黄纯尧(1925—2008),四川成都人,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艺术系国画专业,1949年后曾任教师进修学院教务主任等职,1959年任教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擅山水,兼取中西,注重写生,所作笔墨多变,层次丰富,雄而不狂,秀而不纤,雅俗共赏。作品曾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型美术作品展览,并在《中国画》、《江苏画刊》、《美术教育》等发表。《三峡》、《夔门》等作品严谨,深沉含蓄。作品曾多次在专业报刊发表,或被中国画研究院、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等收藏。主要作品有《云游图》、《大江东去》、《戍边吟》、《东坡积学图》、《天当被,地当床》、《为了明天》、《踏遍青山人未老》、《唐人诗意》、《幽思图》、《庆功酒》、《踏雪咏梅图》、《狭路相逢勇者胜》、《辛亥路潮》等。兼擅中国美术史,为硕士生导师,著有《中国美术史》讲义。撰有《顾恺之三篇画论研究》等论文。常向俞剑华教授探询求教,并接受其赠送的书稿。[12]

        林树中(1926—),浙江平阳人,1947年就学国立北平艺专(后改中央美术学院),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至1986年到美国密西根大学、日本东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问讲学。1993年起领取国务院津贴。1994年入选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世界名人传记辞典》。1997年被文化部聘为美术学博士生指导教师评审组成员。1998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播出林树中节目。2002年率代表团赴欧洲调查流失海外中国名画、雕塑等,并考察欧洲美术。2004年获中国美术家协会“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奖。2005年受聘为世界科教文卫组织专家成员。2006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中心“柏拉图奖章”。著作50多种,出版《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八卷本,为英、美等国国家图书馆、博物馆等收藏,获国家图书奖,2006年4月胡锦涛主席访美,此书作为赠送耶鲁大学图书之一。2006年出版《海外藏中国历代雕塑》三卷本,获全国美术图书“金牛奖”特等奖。发表论文三百余篇。书画家,幼承家学,1949—1950年于中央美术学院在学期间,书全国第一届政协会议标语、郭沫若为团长的中国和平代表团团旗。书画为国内外公私收藏,《桥》木刻现藏中国美术馆,国画《摹敦煌莫高窟飞天》图录于《香港中文大学40周年校庆画册》,国画《葡萄》1991年作为国家教委赠朝鲜教育部礼品。2005年入选中国国画家协会等评选的“中国书画百杰”。[13]

        3 晚期弟子

        周积寅(1938—),江苏泰兴人。196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留校任教,曾跟随俞剑华教授进修,从事中国画论、画史教学与研究及中国画创作。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6年任美术学博士生导师。1988年获江苏省普通高等学院优秀教学质量奖。1973—1997年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史论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85—1995年任南京艺术学院学报《艺苑》主编。1996年于美国波士顿华夏画廊举办个人书画展;2000年应邀赴日本作关于中日绘画交流史之调查考察,并在早稻田大学、多摩美术大学讲学。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扬州画派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郑板桥研究会和日本郑板桥学会顾问。发表美术论文二百余篇。主编有《中国美术通史》“卷五、六明清美术”并参加撰写(荣获1987年度中国图书奖)、《中国画派研究丛书》、《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扬州八怪研究资料丛书》等。著作有《中国画论辑要》(获1988年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中国历代绘画图录》(与林树中合作)、《中国历代画目大典》“战国至宋代卷、辽至元代卷”(与王凤珠合作,获2003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历代题画诗选注》(与史金城合作)、《董源巨然》、《吴派绘画》(获1994年江苏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曾鲸的肖像画》、《沈铨研究》(与日本近藤秀实合作,获1998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郑板桥》(获199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30余种。[14]

        张光福(1935—1987),别名阿芾、光已然,湖北当阳人,1956年毕业于华中师院绘画系。历任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副教授,1961年来南京艺术学院从师俞剑华教授进修,在俞剑华、罗尗子指导下完成《中国美术史》初稿,1980年经作者补充修改定稿,1982年由北京知识出版社出版,常任侠作序,吴作人题书名。作者曾到丝绸之路的新疆、甘肃、宁夏、山西、辽宁等实地调查,在“后记”中强调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美术家在缔造祖国文化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对各个主要时期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美术进行了评价和论述,成为各家所出“中国美术史”中一大特色。他还著有《尉迟跋质那和尉迟乙僧》(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画家丛书》,1983年出版)及《胡瓌》、《鲁迅论美术》等。[15]

        符易本(1935—),四川奉节人,自幼酷爱绘画,1954年入西南师范大学图画系学习,1958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63年9月至1965年9月在南京艺术学院随俞剑华进修中国美术史、中国画论和山水画,1973年以来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在报刊发表。主要作品有《新田初灌》、《山村雨后》、《风急天高猿啸哀》、《云壑风动》、《峡江一段奇》、《白帝高为三峡镇》、《峡江帆影》等。1986年《峡江图》入选在菲律宾举办的“中国艺术中心成立十周年”画展,并被收入画册。到美国等国家访问讲学。擅山水,多取巴蜀山川入画,所作笔墨淋漓,虚实相生,呈葱郁苍茫之态,独具一格。《峡山秋雨》刊《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理事,四川大足石刻研究会理事,重庆市文联委员,四川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副教授、教授。[16]

        龚产兴(1932—),别名戈人,江苏武进人。擅长美术理论、美术史。1956年毕业于华东艺术专科学校美术系。后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理论、美术史系进修。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论著有《任伯年研究》、《任渭长》、《陈师曾的文人画思想》等。[17]

        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并从事美术史论方面的学生还可提到: 郭廉夫,曾任江苏美术出版社副社长、《敦煌石窟艺术》责任编辑,刊发著作论文多种;钱锡仁,现任晓庄师范学院副院长,曾任《美术辞林·中国画卷》副主编(1995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注释:

        [1] 俞剑华.陈师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

        [2] 俞述翰、谢巍等.俞剑华年谱.未刊稿.

        [3][4][12] 金通达主编.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5][7][8][15][16][17] 雷正民主编.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6] 林树中存档案.

        [9] 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文化艺术委员会编.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人事出版社,1977.

        [10] [11] 金通达主编.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中国美术家协会.2004,“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简历”.

        [13] 林树中.《国宝海外寻踪》作者小传.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14] 周积寅.《天道酬勤》作者小传.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

TAG: 教授 薪传 师承
顶:70 踩:82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38 (463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 (408次打分)
【已经有526人表态】
104票
感动
57票
路过
65票
高兴
51票
难过
54票
搞笑
59票
愤怒
69票
无聊
67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