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的路标:中西艺术“本源”美学的融合与创新
当代艺术的路标:中西艺术“本源”美学的融合与创新
———品郝文杰《诗情主义:文备艺术的美学诠释与当代价值的研究》
潘耀昌(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代艺术表面上花样百出,但是,这不是一种真正的多元,而是一种缺乏理论思维的杂多。虽然这里不乏优秀的作品,但更多的是低水平的重复。中国未来的艺术该如何,中国当代艺术美学的标准是什么,正是当代每个有识之士必须正视的问题。我们不能够靠模仿西方的艺术立足于世,而应对传统进行研究、继承与创新。继承什么?当然不是表面的笔墨模仿,而是要抓住以一贯之的思想,是对本体境界的追求。只有心明于此,才谈得上真正的继承。创新是根据时代精神,对生活世界的一种带有鲜明个体特色的领悟与传达。
中国未来艺术美学的构建,在当代,必然是走中西融合之路。在当代艺术领域,虽有不少同路人,但有代表性的作者却并不多见,文备可算得上一个。其艺术的最大特色就是,在继承中国艺术传统本体思想的基础上,融合了西方印象画派以来、现代美术中的光色本体的内涵,从而创造出的一种具有真理性内涵的美学空间,作品不拘泥于技法的限制,展现了当代人对真理的一种理解,以其独特的方式达到让其显现的境界。
文杰博士在《诗情主义:文备艺术的美学诠释与当代价值的研究》中准确阐明了文备先生作品的意义 ,此外,我还认为该书在写作上有二点值得当代艺术学界关注。
一、学术上的问题意识。事实上,任何时代优秀艺术家与理论家都一定是时代使命的关切者、代言人,我们这个时代前所未有的浮华与人性空前的扭曲,使任何一个有良知的艺术家,学者都有扼腕之感。生态的危机意识早已成了人人自恐的现象,在此语境中,如果我们仍然忘我的关注“私欲”的满足,后果是不堪设想。文备与文杰都以“古道热肠”的情怀关切着生命中的危机。尤其是文杰在该文及其它文章中,都充分表达了这种“大思大畏”之意,正因为他的这种强烈“问题”意识,才使他在著作中能“观古今于须臾”,“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他的学术思想即是生命意识中大“爱”情结的表达。
二、理论的融合与创新。文杰博士该著在理论上的高度是不言自明的。从行文运笔构思中,均可见到他酌理富才、融贯中西的学理精神。美术学是一个可待深挖广扩的领域,而所有的努力如果不从高标准,严要求上入手,得出的理论可能都不会符合应有的历史轨迹。如果没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所有的历史文献都不可能呈现出自身真正的文化与学术价值。在此点上,我觉得文杰博士值得推崇。他自师从一代文艺学大师、北大杨晦先生的高徒郁源先生以来,逐步形成了自己较为宽宏的理论视域,能够在中外美术史的材料上发现一些以一贯之的文化积淀,并且在当代画家的作品中,重新给以诠释,从而能够在与创作者的交融体验中,共构出一种富有创造力量的评论。这些对于未来中国美学的建构都是有着积极的意义与价值的。
由此观之,我认为文杰评论文备作品的著作是一本值得研读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