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书法家园 >> 书法资讯 >> 书法名家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曾翔:学书法要坚持帖系和碑系两条腿走路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书法家园 发布者:新华网
热度1504票 浏览115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12月23日 19:22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曾翔做客新华访谈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走进今天的“新华访谈”。今天我们的“新华访谈”有幸邀请到了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秘书长曾翔老师。曾先生,您好,向我们广大网友打声招呼吧。

      曾翔:您好,广大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曾老师,首先您能不能先向我们网友们介绍一下,您整个学习书法的经历?

      曾翔:好的。学习书法实际上很简单,我学习书法的路径也非常得自然,曾经有一个因为我跟军队可能有一点缘份,就是当年有一个拉练的部队到我们家乡进行拉练,然后部队有一个文书就算是我的启蒙老师,他喜欢把书法写的非常公正,拿着个尺子比照圆珠笔来写仿宋字,写的非常好。所以看着很干净、很整齐,然后我在十三四岁,从那个时候就受他的启蒙或者是一种爱好,就觉得把这种办法进行练习,我是17周岁当的兵,把这一套办法沿袭下来,来到北京,在总参某部从事军人生活,在业余的时候,我就把这一套办法当成了我的学习和练习,所以坚持下来。这样受到了领导的重视,人一看这个小战士写的字很漂亮、工整,于是就让我办黑板报。好像和大多数的书法家有类似的经历,然后有这种爱好,自然就坚持了对书法的不间断的学习。后来又在北京遇到了很多优秀的老师,比如说像首都博物馆的王任先生,他是书画印俱佳的一个老师,应该说他领我进门,走向了一个软笔书法,也就是毛笔书法这样一个大门。再后来又认识了刘炳森先生,大家知道他是隶书大家,再后来又认识了沈鹏老师,就是当代的中国书协名誉主席。

      所以有这样的老师在指引,引导着我们前行。再后来还又认识了很多老师,比如像王镛先生,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再后来还有石开先生、刘枕辰先生等等一批在国内书画界非常有影响的一些老师。由于我从一个农村的小孩来到北京,能够有幸接触这样的一些当代的名家,所以指引着我们,等于说我是很幸运的。就是一路走来,把我喜欢的书法坚持到今天,就是在这样的一个领域里,我现在也做了书法老师,到了国家画院做的一个专业的研究员,还是在从事这样的一项工作。所以我的学习路径大概就是这样。

      主持人:刚刚听您的介绍,您从十三四岁接触到书法一直到现在,您能不能再向我们介绍一下您整个的书法的一些风格特点,再就是结合着您的特点,您能不能再向我们谈一下您对当代书法艺术的一些认识和理解?

      曾翔:好的,其实我学习书法的路子,我坚持了两条腿走路,也是我目前向学生传授的一种方式。大家都知道,书法分碑系列和帖系列,碑系列可能是表现的是雄强,表现的是大气,表现的是刚毅,表现的是古牧,帖体系可能是小桥流水人家,飘逸、潇洒、灵动。所以我的学习路径坚持帖系和碑系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所以这也是我自己,可能我是一个南方人,在北方工作,可能有这样的一种量过地方的这种工作经验和生活体验,导致我对这种柔美的、阴柔的和刚强的、坚毅的,同时都喜欢。所以这是我学书的路径,坚持了两条腿走路。既有追求柔美的、细腻的,比如说我当初学习,是学习《灵飞经》,大家知道,是写的非常精美的小楷,简洁而结构非常工稳。再后来我又学习了北碑,包括《石门颂》、四山摩崖,还有各种碑系的作品,我都进行了练习。这是两种例子,都能够成就一个好的书法家。所以我在用了两种学习方式,在我自己身上得到了一种体验。所以也是经常有人在评价,说没有想到你在对帖系的理解和对碑系的理解,各自有各自的理解方式,和别人不太一样,就是体现了不是单一化,也可能这是学习的这样一种方式,使我们产生了今天融碑和帖一体化的这样一个书法路径。

      主持人:您作为一个书法家,书法它其实是有一定的社会职能的,您怎么来理解?

      曾翔:其实书法,我曾经想过,就是五年前我是中国书法申遗筹委会的一员,自从书法申遗之后,人们对书法的社会责任感到好像也很深,理解的也很深入。比如说像当前的书法进课堂,这样的话,由于全国人民都去学书法,所以自己从学习写字开始,达到认字,认字你就需要去读书,读书你就有了文化,有了文化你就会为社会服务,这样使我们自己能够从学习字开始,能够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这样他就能够有一个好的素质和修养,就能够为社会做很多的工作。比如说简单的一个例子,我们农村有一个到了春节要写春联,我们这几天国家画院还要带领很多的研究员,要画上年画、要写上春联,为一直坚守在一线的工厂、企业、农村送春联。实际上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所以我觉得书法的用途非常广泛,说小一点,它能够陶冶人的自我的信心;说大一点,我们可能会把书法作为培养人的一种修为的工具,使人变得文雅,变得深沉,变得含蓄,变得内敛,变得有修养。所以我觉得书法的提倡和学习,应该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我也在这里呼吁广大的网友,参与进来。跟大家一同学习、交流,我想这样变成一个很充实的人,这也是我的一个心愿。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学习书法,其实大多数的学习者一般是从临摹开始的,就是我知道我们专业当中可能叫做临帖。您怎么来看待这个做法?您觉得临帖这样一种学习的过程对学习书法来说重要吗?

      曾翔:你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其实对艺术而言,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就是书法也不例外。书法大家都知道,就是希望学习的路径很简单,它和绘画还不太一样。绘画可能要求写生,书法没法写生,它只能够照着前人留下的墨迹或者是碑帖的拓片我们来进行临摹、学习。所以这种学习,目前在广泛被认可的办法,第一个本身就是临摹,临就是照着它写,摹就是要勾出来,要把它双钩,进行填墨。这有两个好处,一个是临,临就是大概的准确,摹,双钩下来之后突然让它变得细节的部分了解的更清楚、更准确。那就看你正常的学习方式,就是以临摹为主。怎么去创作,比如说临摹不是复印机,所以我经常要求同学们,临摹的同时也要进行仿刻或者是仿写。就是照着那个东西,凭着感觉,仿照着它的那种意思去写。比如说拿一张报纸,我们把它撕开一角,把这一角的文字仿照着王羲之的某一种书体,或者颜真卿的某一种书体,进行仿写,看你掌握的临摹的这种能力,你吸收了多少、掌握了多少。我想这种学习,可能会进步的相对快一点。

      还有很多办法,学习的办法很多,所以我们讲,书法还是有一定的方法。我觉得临摹的时候,是不是完全照搬,像复印机一样?也不尽然。我的方式是合并同类,把相通的问题、相同的字形摆在一块进行学习,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效果更佳。

      主持人:所以说书法它确实是有法在里边的。

      曾翔:是这样。

      主持人:我还通过对您的了解,我知道您有这么一个观念,您说是作为一个书法家,首先是要一个汉字的设计家。您能不能再详细的解释一下这个观点?

      曾翔:我曾经在课堂上可能讲过这个话。因为书法是以汉字作为载体的,一个好的书法家,首先对汉字有敏感性。像造房子一样,我们要用设计的眼光、设计的方式把汉字进行分解,汉字它就是一个结构,左一个线条、右一个线条,上一个、下一个,它就造了一座房子一样。所以我们要把汉字当成造房子一样来进行设计。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使你对汉字更加亲近,更加能够知道疏和密、大和小、长和短、轻和重,这样在造字过程当中的各自的作用,使你的眼界得到提升。所以在书写的时候,你可能就是做到胸中有数,胸有成竹,这样写出的汉字它不至于,就是不合拍、不合体,然后可能会设计的很意思,就是我们讲叫变通。所以我们说古代的书法,中国古代一个书法史,实际上就是一个字形演变史。比如说从篆书的长,篆书大家都知道,它是一个长方形,从隶书的扁,我说的是一个大体的,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就是篆书的长方形,左右对称,左边有一个耳朵,右边有一个耳朵,这就是汉字刚从篆书造型的一个依据,就是对称的。到了隶变,把长方形变为扁体,所以是一种扁的。到了楷书,它扁和方就变为了一种相对准确、合理的长度,以至于到行书,行书为了书写的便捷、书写的方便,行书的创作,赋予了书法家个体的才智和智慧,他可能写的左边大一点、右边小一点,上边宽一点,下边窄一点,这就是每个书法家的判断和他对美的认识,所以他要进行他的个体的字形设计。这就是我们讲你有你的体、我有我的体,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要站在设计的立场上去面对书法,这样可能会很容易的进入到用美的眼光去关照我们的学习对象,这样效果可能会不一样。大概是这个意思。

      主持人:曾老师,大家都说作为一个艺术家的话,他需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变化,他才能一直的这么持续的发展下去。所以说这个变也是现在很多艺术家追求的东西。您觉得您作为一个书法艺术家,您觉得这个变它的关键,到底在什么地方?它要往哪个方向变?

      曾翔:谈到变,历代的书法它都是从传统中来,然后再形成自己的风格的。这种变好像是一种定律,是必需的。但是如何变,我觉得李可染先生说的一句话非常重要,说百倍的力量打进去,二百倍的力量打出来,二百倍的力量打出来,我的理解就是要变,百倍的力量打进去,就是说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向古人学习、向前人学习,把它学的深入,越深入越好。所以我们过去有一句话叫“入古”,你的字要入古,你不入古你就没法变。所以要知己知彼你才能变。所以变是必需的,但是不是无源之水,随便的变肯定不行。所以我把这个“变”理解为就是一个艺术家他可能有一个年轻到中年、再到老年的这样一个自然渐变的过程。我认为艺术也必然是这样,一定是不能为变而变,不能急于求成,要根据你的学识,根据你的认识,根据你的积累,慢慢才能变。由年轻变老是一种自然的变,绝不是强行去变,强行去变,很可能变得不伦不类。

      主持人:对,确实是这样。曾老师,您刚刚也说了,您希望咱们的广大网友有更多的书法爱好者投入到咱们这行列中来。最后您能不能对初级的书法学习者提一些建议?

      曾翔:如果说给他们提一点建议,就是说要把心态放平和,找准自己的前进方向。所谓找准自己的前进方向,就是说我们写书法首先要选帖。我曾经在很多场合说,我是选帖就像选对象一样,你不能脚踩几只船,看到这也好、看着那个也好,所以贪多嚼不烂,我们过去的老话。所以要把我们所有见到的传统的、最优秀的、经典的碑或者是帖,你觉得喜欢了,你就要进行深入的体验。从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开始,你要搞对象,你起码要知道他的几辈三代,他们家的家族史等等,它这个帖是怎么回事,从哪儿过来的,谁在这个时期在某时期学过它,最后从它这个地方成功了多少人。所以得对这些东西都进行了解。所以我说一般的来讲,真正把它作为对象之后,你要真心的去爱它,真正去了解它。只有了解它,你才能真正的懂它,它也才能够为你服务,帮助你。这样你的对象可能就选对了。切记什么,切记好高骛远,今天看到这个好,明天看到哪个好,经常的换帖,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这就是有一个专精和广博的时间要把握,就是我们专精一帖,其他的帖、其他的碑作为一种学习和补充,所以这是可以考虑的。千万不要贪多嚼不烂,这个也想写、那个也想写,我们的时间也有限,所以找准一种东西,认真的去琢磨它,一直到把它琢磨出味来。我相信坚持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你的书法之路自然就越走越好。

      主持人:谢谢曾老师。经过今天曾老师的一番讲解,我们也是对书法艺术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也希望广大网友像曾老师期待的那样,有更多的爱好者可以加入到书法的行列当中来。好的,今天的“新华访谈”内容就是这些,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会。
TAG: 碑帖 曾翔
顶:90 踩:87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15 (466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5 (471次打分)
【已经有390人表态】
58票
感动
40票
路过
46票
高兴
48票
难过
47票
搞笑
42票
愤怒
50票
无聊
59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