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开展篆刻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为一名篆刻爱好者、小学篆刻教学的辅导者,我对当前小学开展篆刻教学引发了几点思考:
思考一:在小学开展篆刻教学,是否可行?
我曾向一位有名的篆刻家请教这个问题。他认为:小学生由于年纪还小,文学积淀太少,理解能力不够,加上手腕力量太小,在小学开展篆刻教学为时过早。的确,篆刻顾名思义便是用篆书刻制的印章,它是一种实用艺术。光篆书,就有小篆、大篆、金文、缪篆、玺文、甲骨文等。对小学生来说,是无法掌握那么多的。但事实上,又有多少篆刻家能掌握这些篆书呢?篆刻家可以利用专用的篆刻字典,那我们的学生也可以使用。篆刻,从狭义上的理解是用篆书刻制的印章,其实,篆刻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铭铜的范围,都可称为篆刻。这样,即便少认识几个篆书,又有何关系呢?篆刻章法千变万化,但小学生有极强的模仿力和记忆力,只要多临摹,自然可以积累不少优秀的章法,对今后的他们创作作品也会有所帮助。学生的创造能力很强,说不定他们也可以创造出一些耐人寻味的佳构。小学生手腕的力量是比较小,不能用冲刀和切刀这种生刀法爽利地刻制印章,但我们知道,古代有金印、铜印、玉印,这些材料十分地坚硬,不管是什么样的篆刻大师,都用不了冲刀和切刀的方法来刻制这样的印章,同样道理,小学生的手劲是比较小,但我们可以更改我们的刻刀,我们的刻法,以及我们的印章材质,比如用石膏、土豆、泥砖,我想只要能制出优秀的印章来,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那都是可以的。也许这就是一个“不择手段搞艺术”的很好的范例吧。
在小学开展篆刻教学是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能解决篆刻中存在的篆法、刀法、章法问题,那么就应该可以实行。
思考二:在小学开展篆刻教学,如何实施?
篆刻是一门艺术,要学会此艺术,必须先懂得它的技巧、技法。只有熟练地掌握了技法,能灵活地运用技巧,才能真正地掌握篆刻这门艺术。对于小学生来讲,我认为只要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技法就可以了,而且这些技巧、技法还应该是适合小学生的特点的,这就需要我们的指导者进行适当地挑选和改动了。将一些比较深奥的知识删掉不学;将一些复杂的内容进行简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各课程之间有了相互渗透与整合。篆刻教学也可以与其他的课程相结合。例如印稿上石(渡稿)这一步,我们都知道,印章印出来的字是正的,与我们平时写的一样,可是,要在刻印之前把字写到印石上,那这字就必须是写反的。要把正写的字变成反写的,这对学生来讲,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以往我们都是采用这些的方法:方法一,拿一面小镜子,将要写到印石上的字照到镜子里,根据镜子的反射作用,照在镜子里的字就是反写的,这样再写到印石上。但镜子带进带出很麻烦,而且看镜子里面的字,眼睛很吃力。方法二,先将要写到印石上的字按印面的大小写到毛边纸或吸水性强的纸上,然后再翻印到印石上,再盖上几张纸,用少量的水蘸到毛边纸上,用手用力按,直到在印石上印出来为止,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好处,一般临摹常用此法。但很麻烦,而且很难将字清晰地印到印石上。
在上了数学对称图形这节课后,我认为,可以把印稿上石这一步和对称图形相结合。将篆体字、一个印稿当作一个图形,将它们放到方格中,按轴对称的方法进行翻印,直接到印石上。这样的做法,不但简洁方便,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当然,还有很多的实施内容值得思考和研究。
思考三:在小学开展篆刻教学,有何意义?
我认为,在小学开展篆刻教学,意义是十分丰富的。
首先,篆刻教学是一门“泛学科性”的综合艺术,它是美术学科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涵盖了图案设计、文字设计、中国画、书法、构图、雕刻等美术知识。在操作上又与版画制作、藏书票制作、浮雕制作、拓片制作相近。刻印要识篆、习篆,这又涉及古汉字及书体演变发展历史。所以篆刻教学要与美术、文学、历史、政治等其他学科相结合,通过篆刻教学,拓宽了学生的人文知识面,而且对其他学科的教学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次,篆刻教学的成本低,只需刻刀、印石、印泥,一共也花不了几元钱,但很能出成绩。学生在进行篆刻的过程中,设计印稿,要注意“布白分红”,刻制印石时,又要注意用刀的轻重缓急……通过学生自己参与治印的实践,培养学生做事有始有终、耐心细致的良好品质。同时,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他们也掌握了一门有用且高雅的技术。
开展篆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凸显学校的特色。当前,篆刻教学还没有像书画教学那样热,是个冷门,这样“人无我有”,容易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