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与草书圣手王世镗留下的一段佳话
于右任1932年成立了“中华草书社”,广泛征求历代名家墨迹以及汉晋以来的简策砖石碑铭,并且留意罗致对草书研究有专长的人才,立志首创一套“标准草书”出来。
此时,于右任结识了草书圣手王世镗,并在书法界留下了一段佳话。
汉南布衣王世镗(1868─1933)字鲁生,号积铁子,祖籍天津。戊戌变法时王与谭嗣同等人过从甚密,变法失败后隐居陕南山中。王世镗一生酷嗜书艺,隐居陕南期间遍游石门剑阁等地,亲睹东汉摩崖石刻,手摹心研,30余年来墨迹叠满居室犹自挥毫不辍。王氏对章草今草有独到的研究,他以皇象索靖为宗,参考两汉简策砖石,为了纠正前人之失并尽抒独具之匠心,撰写了《增改草诀歌》一文,后来又倾尽全力写就《章草稿诀歌》一部,为赏识者刊刻在南郑县宝峰山道院的石壁上,不久就有拓本流传市面。有人认定《稿诀》奇货可居,竟把拓本中的署名“王世镗”抹去,冒充自己家传古本刊印,欺世盗名行销获利。王氏怒而起诉,可是王无势又无财,讼诉以失败告终。当时北京大学有个叫卓君庸的教授,偕同几名学者进行了所谓的考证,以权威的口吻断定,如此拓本只能出自前朝名家之手,王世镗山野鄙夫岂能为此高妙。有知情者激于义愤撰文登报指出王世镗人书俱在,卓某全凭主观臆断而信口雌黄。卓某又以“诽谤名誉”为辞诉于法庭。
草书疑案很自然地惊动了于右任。于氏读了王的《章草稿诀歌》击节赞赏,四处打听王的下落,原以为远在天边却不料近在眼前,王世镗竟是陕南自己亲外甥的叔岳丈。在于右任的努力下,王世镗来到南京,授予监察院参事之职,安置在中山陵园的别墅中专心研究草书。
于右任阅读了王氏30余年来的撰述,观赏了王氏全部墨迹,对王氏草书的造诣十分佩服,对王氏的遭遇深表同情。在于右任的努力下,王世镗的沉冤终于大白。于氏拿出自己全部收藏供王氏揣摹钻研,二人日夕相处,切磋琢磨。
王氏来到江南尽管受到精心照料,但自知来日无多,故全力以赴写定《章草稿诀歌》第三次编本,为于右任重书《先伯母房太夫人行述》。不到两年,王氏去世,于右任亲手料理后事,为之作诔:“古之张芝,今之索靖;三百年来,世无与并!”搜集王氏墨迹用珂罗版汇印成册,亲笔题写封面《王世镗先生遗墨》留于后人。于氏对王的书法很推崇,结识了王氏才使自己的书法有了长足的进步,是自己的大幸,还用自己的新作换取王世镗的草书旧作。
书界有言:王世镗得于氏而书名大显,于右任得王氏而笔意倍高,二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