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归来话国展——“十届国展”广西评审展区观察随感
南宁归来话国展——“十届国展”广西评审展区
观察随感(二)
9月21日中午提前离开南宁去山西朔州参加另一个书法活动,没有旁听据説是当天下午举行的全体评委座谈会。而在我预先的非正式采访及观察中,多数评委显然对本次国展的参展入展作品评价不高。有的直接以“新人展”喻之,让评委眼睛发亮的作品基本没有。唯一从似乎一个模子翻造出来的刻字入展作品选定的一件获奖作品《山鸣谷应》引起大家的兴趣。作者是来自东北黑龙江,采用的材料是火车旧枕木或水里的老船板,依形刻制,不过分雕凿加工,体现了新探索的努力倾向。其实,广西并非是书法篆刻的不毛之地,五届国展的“广西现象”迄今影响未绝。其中的代表人物陈国斌、张羽翔一直潜行在中国书法篆刻的前沿地带,不炒作而成标杆,算是一段奇迹。“十届国展”的略显平庸绝对与主办地无关,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与现行评选机制的需要彻底变革有关。否则,越来越细,越来越规范,耗费中国书协,各承办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国展仍然逃脱不了被诟病的怪圈。该委屈的委屈下去,该冤愤的冤愤下去,怎么办?!
怎么办?
有评委提出参考全国美展方式,让政府文化机构掏钱,不依靠赞助商,作品一律退还或有偿收购。选交全国展作品先省里汰选,尽可能发动老作者,实力派作者,新生代有希望的作者积极投稿竞争。在未想出比这现成的参照系更好方法之前,不妨认真考虑一下。另外,中国美协搞的纯投入的全国版画展甚为业内津津乐道,不怎么热门,不大有市场的全国版画展能汇观一批可圈可点、艺术性高的作品和作者,应该拿来好好地借鉴,破坏与建设一定要同步进行。
“十届国展”上海展区一位作者投了270多件作品,结果仍然被“枪毙”,经媒体披露,作者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广区展区一位投了600多件作品的作者很幸运,其中一件被“高中”,但国展的参投作品不限额,一方面降低了国展档次,另一方面基本认定该参投者水平肯定到不了真实的国展标准。大家明白,对具有敏锐判断能力的国展评委(个别除外),一件作品一入眼一秒钟内即可断定好坏,哪需要几百件作品的反复刺激?全能运动员参加多项运动比赛,全能书法家书写多种书体,同一项运动比一次就行,同一种书体评一次就罢,这才是合理的。动辄几百件的参投者至少对评委、工作人员的劳动不尊重,对一起参投的同行不算礼貌吗?如果不稀罕几元参投费,一人作品超过参投规定数,必须禁止叫停方显公平。
参照书法实际,参投的篆刻的发展一直十分稳健,工整写意各趋极致,边款书体发达多样,印屏设计动足脑筋,南北方差距缩小。进入终评的时候,张挂起来的原件印屏风情万种,这是懂篆刻的评委初评的功劳,再一轮下去稍有遗憾,等获奖作品出炉又高兴又难言。“集权”评选的不利,篆刻是最大的受害者。
广西书协主席韦克义相当谦虚相当看重感情,他对家门口办的国展的态度是热情服务,共同提高。广区展区细心周到的后勤保障赢得普遍好评。中国书协相关工作人员做事也春风暖人,像浙江一位篆刻作者入展公示名单名字搞到宁夏去了,一反映,马上向组委会汇报,组委会立即表示核实记录,最终确认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