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亿元,西泠拍卖创历年最好成绩
12月14日,号称江南第一槌的西泠印社秋季拍卖会圆满落槌,18个专场,历时4天,最终以10.8亿元的总成交额、92%的成交率创造了其历年单季的最好成绩。
西泠拍出首件亿元作品
此次西泠秋拍,许多拍品在超阶梯的高幅加价中轻松跃过百万,大多拍品以估价数倍,甚至数十倍成交。其中最受关注的中国古代书画作品专场以总成交额3.38亿元,总成交率94%的骄人成绩落槌。而现场气氛的火爆更是出乎意料,整个专场持续了整整一天,大大超出了西泠的预定时间,来自各地的收藏者、投资客坐满全场,过道上也站满了人,就连一些举牌的买家也不得不站在最后一排,气氛火热可见一斑。开拍仅一个半小时,袁江、王云、陈卓、施淳的《为惠翁先生绘四景山水屏》以100万元起拍,最终成交价达到1142万元,紧接着蓝瑛的《四季山水》以1600万元起拍,最终以2856万元成交。此后,整个西泠秋拍中的重头拍品八大山人的《竹石鸳鸯》(又名芙蓉鸳鸯图)登场,该画作以3500万元起拍,经历了一场激烈的竞价过程,成交价在场外电话委托和场内一名男士的叫价中胶着上升,最后以1.06亿元的价格落槌,加上佣金,这幅作品的最后成交价格达1.187亿元。这是西泠印社拍卖公司成立6年来首次拍品价位突破亿元,也是南方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中价格首次达到亿元,同时也是八大山人的作品的最高纪录。
对于亿元拍品的诞生,有人欢呼,也有人提出疑问:这样一件年代不是很久远的作品何以拍得如此高价?
对于这幅亿元作品的价值体现,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说:“艺术品的价值其实不能纯粹以价格来衡量。就拍品本身来说,这件作品是八大山人去世之年所画,代表他风格的最成熟圆润的阶段,另外此画有民国高官马步瀛和近代著名实业家陈仙洲的藏印。自民国时的《神州国光》画册就被著录,因此是很可靠的拍品。不过买家买这件作品不一定是看中这些,也许他很欣赏八大山人的风骨,这种心灵上的相通是无价的。”
“艺术品的价值不能以时间来衡量,历史价值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西泠印社董事胡西林认为,物以稀为贵,名人名作价格高昂是因其在世存量稀缺,当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财富日益丰富时,收藏品价值就会日益增长,价格持续攀高,天价藏品就不足为奇了。
而对于艺术品动辄过亿的现象,也不排除一些担忧的声音,当今时代,因着股市楼市的低迷,一些大资本、新游资纷纷进入艺术品市场,将艺术品作为投资工具才是真正推高市场的原因所在。
《战国策》创古籍批校本拍卖纪录
首届古籍善本专场于12月11日下午落幕,118个标的,总成交额2153万元,成交率达87%,规模不大却亮点频现,其中,清乾嘉年间著名校勘学家、目录学家顾广圻批校的《战国策三十三卷》(1函4册)以800.8万元惊人价格创下古籍批校本的拍卖纪录,为这场2010年最受瞩目的古籍秋拍敲响重槌。该作品是唯一一件在预展的4000多件物品中,不以真面目示人的展品。据西泠拍卖的古籍善本部经理李东溟介绍,在古籍收藏界,向有“顾批黄跋”一说,但凡古书,只要一经顾广圻、黄丕烈其中一人之手,便身家独步。
书法类作品还有上升空间
此次西泠秋拍还推出了大量的书法作品,而最终的成交结果也是相当喜人。首日近现代名人手记专场总成交额3943万元,成交率99%。其中,董必武、彭真、宋任穷等致魏文伯信札以280万元的成交价创全场最高成交纪录。古籍善本专场一些抄本也以其独有的书法价值成为热藏的焦点,汲古阁抄《南村辍耕录》(1函8册)从120万元起拍,平稳成交于156.8万元。在中国书画古代作品专场中,伊秉绶的隶书《较文谈艺术之斋》以200万元落槌,超出了之前估价的十倍左右。
据现场的一位书法藏家介绍,本次西泠拍场中不少藏家已经意识到了书法的价值,一些名家书法的价格已经看涨,但就整体而言,大多的书法拍品,与其艺术价值相比,最终的落槌价格都还是相当的实惠,以后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而纵观今年的拍卖市场,书法作品拍卖确实也是亮点频现,6月份在保利2010春拍上,北宋黄庭坚的书法作品《砥柱铭》以4.368亿元成交,11月20日,嘉德推出的王羲之《平安帖》又以3.08亿元成交。北京匡时五周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古代书法专场成交率高达95.65%,成交总额达近1.6亿元。其中王铎的《雒州香山作》以4536万元的成交价刷新了王铎的个人作品拍卖的世界纪录。天价书法类作品频频拍出,不仅为艺术品市场建立了新的标杆,同时也有望引领书法类作品成为新的投资方向和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