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书法家园 >> 书法资讯 >> 书坛快讯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林散之奖"十位获奖作者:这个奖影响很大分量很重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书法家园 发布者:扬子晚报
热度1675票 浏览123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6月11日 09:11

  在刚刚开幕的“2008·林散之奖书法双年展”上,宇文家林、谢国启、李啸、卿三兵、王义军、蒋乐志、管峻、薛养贤、张继和张维忠,10位来自全国的著名书法家获得了林散之奖。面对继承传统文化、审视林散之奖以及关注书法后辈的成长等话题,获奖艺术家们各自表达了观点。他们都表示,传统文化是书法家个性化的源泉。对于一味进取的年轻后辈,他们强调,要在书法创作中避免“空心者说”。

   得奖意味着机会与压力

  几乎所有的获奖者都提到,这次书展不是通过海选的方式,而是至少两次在中国书协举办的书法大展中获奖。这种选拔“奖中奖”的方式颇受关注。来自镇江的书法名家宇文家林是得票最高的,他表示,得这个奖还是比较有成就感的,因为获得提名的所有书法家中,谁获奖都有可能。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助理管峻则说:获奖不一定代表最好,重要的是你能否永远保持健康前行的态势,因为书法作为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一个分支,需要有那一部分人以最虔诚的心态来慢慢给她灌注养料,使之更加枝繁叶茂。豫籍青年书法家张继也表示,江苏作为书画大省,推出的“林散之奖”在全国影响很大,自己得的这个奖分量很重。江苏省书协副秘书长李啸总结说,从这次展览的征稿模式、展览构成以及评审方式都体现出,书法活动作为当下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容量越来越大,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明晰。

  李啸还说,获得这个奖项也给作者带来了压力。这个奖以“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的名字命名,分量很重,因为林散之先生绝不仅仅是一位书法家,同时也是学养深厚的诗人,对于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对于文化艺术的自觉担当是他一切创作的基础和背景。“今天林散之奖的参展者和获奖者要努力去构建的,我认为并不是单纯的书法创作,而是一种与时代相呼应的文化体系。”因此,这个奖项带给当代中青年创作者的,既是机会,更是压力和方向。

  习字须不断走近传统文化

  无论是追求古雅逸兴的风格,还是在古意中锐意求新,这次获奖的艺术家们纷纷强调继承传统文化、汲取传统文化养分的重要性。李啸表示,感觉评委很关注参展作者的创作状态,私下总结,这次自己之所以能获奖,可能还是由于最近自己的状态调整得比较好,才获认可。这次评选是对青年优秀作者创作状态以及综合文化素养的一次检阅。张继的隶书既古且新,他告诉记者,他一直崇尚的格调与品位其实就源自多年来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千万不要为了技法而技法,重要的是气息要大气”。管峻也告诉记者,习字30多年来,自己经历了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才逐渐寻找到传统文化的支撑。“书法的个性很重要,但这种个性化与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也密不可分,”宇文家林强调。

  创作要避免“空心者说”

  此次获奖的艺术家都是在全国崭露头角的知名书法家,除了曾多次在全国参展并获奖之外,有不少人还在许多专业赛事中担纲评审以及担任培训学生的工作,他们还从自身经验出发,对这次展览的缺憾提出自己的看法。著名书法家薛养贤在中国书协担任评审委员,他表示,“林散之奖”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如何能进一步推出可持续发展性的人才?“学养和书法技术是评委衡量的重要标准,能不能考虑让参展者提供3种书体,做大书法评奖的技术底座?参加知识考试能否换一种形式,而代以提交阐述学术思想的论文,以此来考察作者们的学养?评奖定位在中青年书法家,年龄能不能再放宽一些,一些专业书法家由于心存顾虑,因此放弃了参展。”

  此次获奖的书法家们还指出了目前书法后辈存在的一些问题。“70后、80后的作者在技术上是训练有素的,但是我们常说要让书法重返日常生活,抒发真实情感,深入生活当然各有角度,但是现在的年轻创作者往往流于‘空心者说’,”薛养贤说,这些作品往往技术含量很高,却缺乏感染力。作为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的教授,在与高校学子交流的过程中,张继也有同感,“底子不够,这些学院派年轻作者的创作能力显得相对较弱。”

顶:79 踩:87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32 (480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1 (466次打分)
【已经有563人表态】
104票
感动
61票
路过
54票
高兴
58票
难过
65票
搞笑
62票
愤怒
76票
无聊
83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广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