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坏掉了润例?
板桥润例
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壹条对联及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
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帐。
年老神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也!
附一诗云: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润笔一词,溯其源头,大约1500多年的样子,而润例的历史要比这个年代还要久远得多。作为价格标准,润例在书画市场上曾经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而今,润例仍然普遍存在,或由某机构“官定”,或由书画家“自定”,但此时的润例已经丧失了它的约束力,无法在市场上起到曾有的价格标准作用,那么——
是谁坏掉了润例?
如今围绕在润例周围的是非评说太多了。
日前,某省书法家协会制定并对外公布了一张会员作品润例表,一经公布就引起社会广泛的讨论和质疑。这张润例表按“省书协会员、理事”、“省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会员”、“省书协主席和中国书协理事”5个等级的“官阶”来分级论价。普通会员作品的润例约为每平方尺300元至500元,而书协主席则达到了每平方尺2000元至3000元。
以官阶定润例,这种看似一目了然的荒唐到底说明了什么呢?
“历史糟粕——”
书法家、艺术评论家王旭直言不讳。
他说:“以身份、官阶定润例自古有之,这与中国严格的等级制度有关,但它是润例制度中的糟粕。某书法家协会的做法是对这个糟粕的继承,他们所制定出的润例表最终也只能因为脱离艺术价值、有价无市而成为废纸一张。”
润例因文化而生,世代相传,始终流淌着文人的血脉,可是到了当代,润例忽然变得有辱斯文了。
润例为何如此脆弱
润例,又称润格。从字义理解,“例”有“可作依据的事物”的含义,“格”可指“法式、标准”。因此,书画界的润例是指书画家作品的收费标准。
书画家的润例一般由书画家自己制定或由了解书画家的亲朋、所在社团帮忙制定。但无论由谁来制定,从它的字义上就可以发现它的特质,即润例首先是一个标准、依据。也就是说,润例体现的是它所代表作品的艺术价值,同时约束着该作品的市场价格。
润例的这种约束力量在民国之前的书画市场上表现突出,并且起到了促进市场发展的作用。但是,在今天的市场上,润例已经丧失了其曾有的力量和作用。
随着拍卖行迅速占领艺术市场,在一声声落槌的敲击中,一个个不断刷新的成交价格出炉。这些“成交价格”,挤占了润例曾经的市场位置,成为了当前的价格标准。与此同时,中国书画的守望者仍旧坚持着润例这一标准,他们手握笔单站在市场边缘,不无落寞地看着拍卖会上尘土飞扬。
其实,润例虽然是一个价格标准,但是它确立的本意却不是为了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更不是某些身份和官阶的数字化体现。一个由书画家自己制定的润例,首要作用是保障生存需要,然后在此基础上为艺术创作保留最大的自由空间。而润例背后的精髓,则是文人艺术家的原则。
齐白石初来北京时,没有什么名气,也没有资格 “挂笔单”,只能靠在街头摆摊卖画为生。在齐白石的《自传》中有这样的记载:“我的润格,一个扇面,定价银元两元,比同时一般画家的价码,便宜一半,而且很少人来问津,生涯落寞得很。”但是,随着他的作品渐渐被认同,他的润例也终于出现在了荣宝斋,并且笔单曾几经修改,价位逐步攀升。但即便如此,他也从未将润例定到高不可攀的境地。即使在他创作和声望的全盛时期,他的润例也相较其他同档画家要低。
齐白石虽然在润例执行上以严格遵守著称,但他绝非唯利是图之人。齐白石作画刻印的几大“不为”明确写在他的润例上:“像不画,工细不画,着色不画,非其人不画,促迫不画”,“水晶、玉石、牙骨不刻,字小不刻。印语俗不刻,不合用印之人不刻,石丑不刻,偶然戏索者不刻。贪画者不归纸,贪印者不归石,明语奉告”。
这些并不是他成名后所提出的,而是他创作的一贯宗旨。出卖作品是为了生存,但是不能因此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创作自由。也正是这种对艺术自由、个人志趣和独立人格的追求,才造就了齐白石杰出的艺术价值。他的作品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在今天仍受到广泛的认同和追捧。
对于中国文人来说,既要保持文人的尊严和艺术创作的独立性,又要生存、生活,实现创作作品的价值认可。润例的出现让书画家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一方面,充满尊严地生活,另一方面,沉浸在艺术之中,在艺无止境中求索。这也是如今很多书画家仍旧怀念乃至坚持润例的原因所在,只不过在当前的市场上要实现这样的梦想,太难了。
纵观现在的书画市场,大多时候,润例都已经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润例的多少也不是书画家能够说了算的。理论上说,润例仍然有着可以约束市场价格的作用,但是,脱离了市场的回应,润例往往变成了摆设。混乱的市场价格体系,对于润例的制定造成了强大的冲击,也加剧了书画家心理的失衡与面对市场的迷惘。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些书画家开始紧随市场,或抛弃润例或让润例更加灵活多变。那些警惕于市场混乱的艺术家,坚守着润例传统,但也因为不能随机应变而备受冷落。
云峰画苑董事长郭浩满先生说:“其实,现在每一位书画家对自己的作品都有一个心理定位,这个心理定位如果表现出来,那它就是我们所说的润例。但是,当进入市场之后,这个润例往往不能够实现。为什么?因为书画家自己并不能决定自己作品的价格。比如说,当画家把画送到某些画廊的时候,这些画廊常常不是用艺术水品来衡量作品,而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努力压低书画家给出的价格,相反,画廊在卖画的时候又力求卖出尽可能高的价格。这个价格和书画家无关。反过来,我们看民国时的画店,润例是书画家自己定的,画店的盈利以提成方式实现,这样,高润例就与画店、书画家都有关系了。现在大多数情况下,画家为了卖画不得不接受画廊开出的低价。”
而今,仍然坚守润例传统的画家,他们的润例已经不像过去一样经常见诸于报端,于是就把润例放到了网上。
一位在网上发布了润例的书法家告诉记者:“现在在网上发布润例的人,90%以上是不依靠润例吃饭生存的人。现在的市场不好,往往一个月也接不到一两个订单。”
这些“网络书法家”发布润例,更多目的在于与同好交流,标榜自己的价值,同时也希望获得认同。而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书法家除了书法篆刻,他也有自己的“正业”。
拍卖行是罪魁祸首吗
润例何以落寞?
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在艺术市场风光无限的拍卖行,认为是拍卖行抢占了润例的生存空间。实际上,拍卖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效应,只不过是整个艺术市场扭曲的具体表现之一。
在润例发展的高峰,也就是民国时期,书画市场的运作方式虽显单一,但却堪称有效。据统计,民国时期至少有3000位书画家制定了润例,并在润例的约束下进行交易。润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平等交易的原则。
改革开放后,中国艺术品市场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时间涌入各种新元素,“拿来”的东西越来越多,一方面生机勃勃,一方面却又混乱不堪。曾经的画店挂“笔单”、接“订单”,书画家按约出作品的单纯经营方式已不复存在。在中国这个并不够成熟和规范的市场上,作为一级市场的画廊表现得势单力薄,作为二级市场的拍卖会越俎代庖成为市场的“风向标”,左右着民众的关注力和书画作品的价格。
然而,拍卖最致命的一点就是它很容易被操纵,稍作手脚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决定某件书画作品的“成交价格”。而只要有巨额资本在手,庄家就可以左右某类书画价格相当长的时间,直到后来者接盘认账。在这样的“操作”中所形成的价格,很难作为艺术品价值判断的依据。
与艺术品的艺术价值相比,资本是一种极不稳定的东西。当不稳定的资本进入到书画市场,以逐利为目的的买卖行为渐成主流,造假、炒作等各种蒙蔽性市场的手段也就纷纷登场。这些“功利化”的行为让价值规则尚未落定的艺术市场更加失去了方向。
王旭在采访中表现出了对书画市场的担忧。他说,自己曾亲历过一些事情,比如,那些画家为了抬高自己画作的价格,会花费不菲的“手续费”将作品送上拍卖会。下面的事情就是请亲朋帮忙举牌拍下自己的作品。在这种情况下“创造”出来的价格,是幸事还是无奈,是主动还是被迫,到底又应该如何理解呢?
近几年拍卖场上的“标王”张晓刚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的画卖100美元的时候,心里是实实在在的踏实,卖到100万美元的时候,反而感觉很虚幻。这个市场疯掉了。”在混乱喧嚣的市场,画家自己都如堕云雾之中,更何况普罗大众。
还有一个角色不得不提,那就是当今各大传媒。
如今电媒、纸媒、网媒等各类媒体蓬勃发展,但是,在这些媒体上,你基本看不到民国式的某个画家润例的推介,而更多的是某某拍卖会上某书画作品爆出惊人的“天价”。关于艺术价值的探讨,关于艺术传承的研究在哪里呢?
黑龙江书协副主席胡志平告诉记者,当代社会中很多人对艺术品的态度跟以前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说:“以前人们跟艺术家‘求字求画’是因为对其作品的鉴赏和喜爱,而现在很多人即使是跟艺术家朋友交往索画时,都抱有一些诸如‘这画以后会值钱’的功利思想。这就是现在书画市场里‘价格飙升’、‘屡创新高’被大肆宣传所带来的结果,很多人希望能以此‘一夜暴富’。”
这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时代。
不仅是普通人,很多书画家也在时代中迷失了自己。过度市场化的结果是他们的作品失去了风格上的独立追求,而过多地与流行风格同步,面目单一、技巧粗率已是通病,有的甚至沦落到粗制滥造的境地。利益与生计,有谁能够分得清呢?
润例复活还是销声匿迹
在中国走过千年历史的润例今后又将走向何方?是重新复活成为标准,还是从此销声匿迹与书画家们“相忘于江湖”?应该说,书画作品不论多么特殊,作为商品,一定会有一个价格标准存在,那么,市场最终会给润例这个价格标准一个怎样的归宿呢?
从历史的功能看,润例曾经作为书画市场的标准体系存在过,并且在书画市场的发展中起到过实际作用,而如今的书画市场,特别是当代书画市场的混乱,又与缺乏具有约束力的价格标准有关。这使得人们对于润例存有一丝幻想。
然而,在今天各种信息爆棚、各类市场力量与经济运作手段纵横交错的新市场环境中,由书画家自己观察市场并制定价格的方式显然难以成为市场主流。这个时候,更多的人将规范市场与确立价格体系的希望,寄予了书画家与购买者之间的中间机构,如画廊和艺术品经纪人。
实际上,这也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当代书画市场的未来方向,在西方则有着成熟的市场体系可供参照。可以设想,当有诚信与责任感的“中间人”出现并发挥主导作用,他们会一方面了解市场,运用市场手段帮助书画家获利、指导书画家创作,另一方面引导消费观念。在这个运作过程中,中间人根据市场实际,制定与艺术品价值相适应的价格,从而完成整个艺术品价格标准体系的确立。
云峰画苑董事长郭浩满先生赞成“中间人”做主的观点。
他认为,当中国书画市场真正规范起来之后,拍卖行占据市场主导的情况必然改变。画廊、经纪人会在市场上占据主动地位。像西方一样,画廊与书画家建立一种契约关系。书画家负责出作品,画廊负责推广和销售,同时也会给书画家一定的创作方面的建议。作品定价时,书画家在自己付出了心血和智慧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心理价位,然后画廊会根据他作品的市场表现给出合理建议,然后在这个价位之上加入画廊的推广成本和利益空间,由此形成价格。但是,此时的价格跟书画家的心理价位,也就是润例已经有所偏差,可以称之为润例的“市场化”。
荣宝斋总经理刘尚勇先生则有着另外的主张。
在他看来,画廊在书画市场兴起发展的初期错过了最佳的发展阶段,想重新起步占领市场已经是非常困难,因此很难期待他们在书画价格标准制定上有很大作为。而拍卖行拍出的价格,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许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统计学可以得出某些作品最靠近其艺术价值本身的价格,却很难成为整个书画市场的价格标准。要想将混乱的市场拨乱反正,则需要某种更有效、更有力的方式出现,比如发放基金。至于润例的消失,则是市场逐步扩大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那么,在一个高度发达的艺术品市场,润例注定一定要消失吗?
这其实是润例的另一个方面,也就是文化继承的方面。现实中我们看到,一部分人之所以坚守着润例,实际上是坚守着中国文人的矜持和创作的自由。这些守望者所结成的同盟、圈子,乃至于形成的协会、社团等,也会沿着自己的道路走下去。在艺术品市场更加规范之后,在国民经济更加强大之后,在国民素质进一步提高之后,这样的“坚守”并非是海市蜃楼。毕竟书画艺术品除了商品的一面,还有其特殊的一面,也就是精神性的一面,而对于中国书画的喜爱,早已经植根在中国人的血脉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