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堂国宝经历的颠沛流离经历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围城轻托命,转赚祝平安。1945年10月10日,故宫太和殿广场,华北战区的受降大典如期举行。八年浴血抗战之后,中华民族终于扬眉吐气,重整河山。
此时,张伯驹已经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北平。八年的风雨漂泊,却没能使他忘掉曾经失之交臂的《中秋帖》和《伯远帖》,刚一回来,他就又托柳春农打探起了“二希”的下落。
幸好,“二希”仍在郭家。只是郭世五本人已经在五年前去世,“二希”如今的主人,是他的儿子郭昭俊了。至于价钱,也早不是当年的二十万大洋,郭昭俊说得明白,一口价——黄金一千两。
黄金千两,这是什么概念?就在那一年,北平的收藏界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张大千用五百两黄金的价钱,购得了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为了这幅古画,张大千放弃了一座富丽的王府名园——这样一算,“二希”的一千两黄金,就是两座王府的价钱。
张伯驹知道郭昭俊这是在漫天要价,并非真心想把“二希”卖给自己。他只能不断求人和郭昭俊谈判,希望能将价钱讲下来一些,郭昭俊却一点也不肯让步。
这天,担任“教育部战时文物损失调查委员会副代表”的王世襄登门拜访了张伯驹,因为故宫有意将郭世五所藏的历代瓷器回收,王世襄特来向张伯驹了解情况。张伯驹告诉王世襄,郭世五收藏的瓷器一部分已经卖到海外,还有一部分卖给了伪华北政委会委员王荫泰,“现存瓷器多非内廷及热河行宫之原物,是以议价不宜过高。”
不久之后,郭氏藏瓷果然回到了故宫,并且公开展出了。令张伯驹意外的是,为了这批“价值不高”的瓷器,国民政府行政院竟一次付给了郭昭俊10万美金作为“奖励”,还给了他一个“中央银行北京分行襄理”的职务。不单如此,展室正中还高悬着郭世五的遗像,搞得十分隆重。
细一打听张伯驹才知道,此时郭昭俊早已经朱启钤介绍,投到行政院院长宋子文的门下了。而郭昭俊送给宋子文的“见面礼”,就是《中秋帖》和《伯远帖》。
气愤之下,张伯驹写了一篇《故宫已佚书画见闻录》,投给了上海《新民晚报》,将“二希”与郭氏父子的关系公之于众。文章见报之后,舆论大哗,宋子文迫于压力,很快便将“二希”退还了郭昭俊。
“二希”回到郭家之后不久,《快雪时晴帖》也结束了半个中国的漂泊回到了南京。与这第一批80箱文物一起回来的,还有当年迁出南京的另外两路故宫国宝:一路走水路,经汉口、重庆,历时两年到达乐山;一路走陆路,经徐州、开封、西安、宝鸡、汉中、成都,最终到达四川峨嵋。
至此,历时十载,累计行程超过两万里的国宝西迁宣告结束。在这十年之中,故宫护宝人经历了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他们逃过了长沙轰炸、重庆轰炸、贵阳轰炸、成都轰炸;他们在绵阳不慎翻车,在峨嵋遭遇大火,在重庆和肆虐的白蚁不懈抗争;文物运往乐山的途中,年轻的朱学侃不幸遇难,十年间,拖家带口的护宝队伍里也不断添着新丁……经历了这一切之后,1947年底,16698箱国宝安然无恙重返金陵。
然而,这些国宝将要面对的,是一次更加残酷的分离。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眼看忽喇喇大厦将倾,故宫博物院召开了抗战胜利后的第一次理事会,决定将文物运往台湾。
与前几次迁徙不同,这次文物迁台的决定,在故宫内部引发了激烈的争议。当时,马衡是故宫博物院的院长,抗战胜利后一直留守北平,徐森玉则是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坐镇南京。从后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蒋复璁的回忆中,颇可见两位院长对于文物运台的“不合作”态度:“(迁台命令下达后)徐先生是我打电话从上海约来的,朱先生又命我发电给北平马衡院长,催请返京,他复电因病不来。”
马衡托病不出,国民政府只得将遴选文物的重任交给了徐森玉,并明确指示,尽量将南京文物全部运往台湾,如果实在带不走,也要选择一类文物,将二类文物留在大陆。而徐森玉在那段时间给台静农的信里曾明确表示反对文物迁台:“衮衮诸公妄以为台湾为极乐国,欲将建业文房诸宝悉数运台,牵率老夫留京十日,厕陪末议。期期以为不可,未见采纳。”两难之间,徐森玉只得大胆“掉包”,将一批一类文物换成二类文物,“以次充好”运往台湾。
而此时,庄尚严已经接受了国民政府的命令,押送第一批文物前往台湾,这批文物都是宫中精品,庄尚严曾经出生入死保护了十年的《快雪时晴帖》,又一次被交到了他的手中。
据王圣贻回忆,第一批国宝启程前,徐森玉自知留不住庄尚严,只能拉着这位平生最得意的弟子千叮咛万嘱咐:“现在这些文物要分开了。从今以后,我负责看管一半,你负责看管另一半。你要代我到台湾去,看管好这批家当。”庄尚严点头:“先生放心,人在文物在。”“外公生前心里始终记挂着在台湾的故宫文物,即使在他备受折磨的‘文革’期间,他仍在私下不断念叨着。”王圣贻说。
对于庄尚严的离去,徐森玉是无奈,马衡却动了肝火。庄灵回忆说,临行前,父亲接到了一封北平来信——马衡告诉庄尚严,如果执意前往台湾,二十多年的师生情谊就此一刀两断。
马衡对于文物迁台的抵制是显而易见的。1948年底,南京行政院下达命令,将故宫内剩余的珍品尽快装箱运往南京,马衡却一再叮嘱工作人员装箱不要图快,“安全第一”。直到辽沈战役结束了,故宫的文物一箱都没有运出北平。1949年1月14日,闻得已有三批文物运至台湾,马衡当即致信全权负责文物迁台的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杭立武,字里行间充满了焦急:“前得分院来电,谓三批即末批,闻之稍慰。今闻又将有四批,不知是否确实。弟所希望者三批即末批,以后不用续运。”
所谓的“第四批文物”终究没能运出。但此时,包括《快雪时晴帖》在内的三批共238951件故宫文物已经漂洋过海,在台湾的基隆港登岸了。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故宫文物在西迁路上
1949年初,一位“故友”意外造访了刚到台湾不久的庄尚严——庄尚严怎么也想不到,刚刚把“快雪”安顿好,郭昭俊竟然带着另外“二希”出现在自己面前。
此时的郭昭俊已不是当年锦衣玉食的贵公子了,投靠宋子文不成,他这些年过得颇为不顺,只能靠变卖父亲留下的文物度日。北平解放前,郭昭俊带着《中秋帖》和《伯远帖》逃到了台湾。
郭昭俊旧事重提,又对庄尚严谈起了郭世五当年发下的宏愿,声称一定要将两帖交还故宫,让“三希”团圆——只要政府“赏”他一点报酬,他必定将“二希”“捐赠”出来。
郭昭俊提出的价钱并不过分,但当时自身难保的国民政府,哪有精力去过问这两件字帖的下落。庄尚严四处筹措资金,却终究没能在约定的时间内拿出钱来,他只能眼睁睁看着郭昭俊带着《中秋帖》和《伯远帖》远赴香港——“三希”重聚的机会,又一次从庄尚严手中轻轻滑过了。
从1933年出宫算起,十六年间,命运多舛的《快雪时晴帖》飘泊了大半个中国,最终却流落到了千里之外的台湾。离开三希堂已经七十四年了,直到今天,“快雪”一次都没有回来过。
而一生挚爱故宫的庄尚严,也如同他守护了半辈子的《快雪时晴帖》一样,再也没能离开台湾。1980年,庄尚严病逝于台北。临终前他告诉儿子,自己此生有两大遗憾,一是没能让“三希”合浦珠还,二是在有生之年,没能亲自带着这批远渡重洋来到宝岛的故宫文物,重新回到北平,回到他成长求学、立业成家,让他浸润在古老文明之中的永恒家园。
(本文共 4 页,当前为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