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书法家园 >> 书法资讯 >> 书画展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线条之舞”陈振濂书法大展嘉言录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浙江在线-世纪美术 发布者:网络转载
热度1325票 浏览121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1月26日 15:23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一号) 
        展览时间:2009年12月3日-10日 
        支持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国美术馆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浙江省文化厅 浙江省文联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大学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 西泠印社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杭州市西湖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

        著名学者、古文字专家李学勤为大展作序

        文字为人类最重大之发明,设无文字,则一切文化创造,在空间与时间上均不能传播保存,故考古学家咸以文字之有无为社会文明之标准。历史上文明古国俱有文字,然其创意结构殊有不同。中国文字与其他迥异之处,端在以六书为本,而六书中象形会意,必得蕴有艺术因素,故中国文字自滥觞造始之时,即与书法艺术同生并起,而中国文字之所以为中国文字,中国书法之所以为中国书法,端在于此。

        邃古上世,无足论矣。殷周古文,卜辞彝铭,已显示书法之成熟发展。其卜人史官之中,意当时必多有以书法名世者,今日难以求考,但亦可以想见。至周宣王时史籒,名见上海博物馆珍藏走馬鼎,该铭文字规饬华美,疑即史籒手书。至李斯程邈以下,由篆隶而及真草,名家辈出,世代流传,或碑或帖,影响传流,渊源血脉之久远,实为罕有其比,总之无不上承下启,推陈出新。书法大家对于文字之演进变化,起有极重要之作用,此为众所习知,然仍有待学者深入探索。

        书法与文字既不可分,文字必有意义,是则书法亦应有意义。陈振濂教授倡导“研究型创作”,提出书法要有意义,形式要有意义,内容也要有意义,于书法界中辟新途径、开新局面,使我书法门槛外人衷心钦服。兹于“意义追寻——陈振濂北京书法大展”揭幕之际,谨以数语,以抒敬意,兼充荐引。

        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为大展作序

        陈振濂同志为他的展览命名“意义追寻”,令人想到的不是“名家”、“精品”、“代表作”之类用的滥熟的词语。

        他的追求,用夸父追日、嫦娥奔月那样的精神。他的展览不为总结以往,而是重在研究。人们早已知道陈振濂全方位研究书法美学、书法史、书法教育取得的重大成就,他的创作也贯穿着研究的精神。多方面的探索,不为某种固定的观念画上句号,而为新的开拓提供思考;不为设定非此即彼的界限,而为新的历程探索宽广道路。当前书法界很需要这样的学者风度,民主作风。

        中国书法的可持续发展,必定选择多元化。我们需要多元思维,包括逆向思维。整个书界到个人都是如此。振濂的“意义追寻”,从书法的视觉效应与可读性两个方面考察。两个方面都离不开传统,也都不能不与当前时代寻找契合点。巡视三十年来的书法,振濂认为书法作为一门视觉艺术有了长足的推进,但是书法的文学、文献意义,还有很大的缺失。书法缺少可读性。要改变现状,远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法层面。当前书法还有许多的浅薄、躁动。无论从何种角度看问题,以抒情为特征的书法十分需要形而上的理性思考。

        书法的可读性也是多元化的。人们关注的自作诗词只是一个层面。书法的可读性,实质上是书法家全部文化素养、精神人格的体现。它是个性的,失去了个性,不能获得真正的可读性。书法在振濂那里是特殊的对话用语。为十几个前辈写的札记,被戏称为当代《世说新语》,由此反映作者的真性情。

        鲁迅先生提倡新文化,强调要有“真勇士”。观看陈振濂同志的展览,我相信他的“研究性创作”有益于现在和未来,追寻的意义如若超过作品的本身,便是最大收获。

        赵洪祝同志为大展发来贺信

        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发来贺信说:

        振濂同志的书法作品展,继“线条之舞”后又成就为“意义追寻”赴京作展,可喜可贺,望继续攀登,不断迈向新境界。

        王国平同志为大展发来贺信

        中共浙江省委常委、中共杭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发来贺信说:

        值此“意义追寻——陈振濂书法大展”开幕之际,我谨致以热烈祝贺!多年来,陈振濂教授以执着开拓的艺术精神,兼收并蓄的通人气质,深思笃行的大家风范,致力于书画篆刻艺术,出版了数十部学术专著,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大奖,在创作、理论、教育等方面硕果累累,享誉国内外。此次在北京举行书法大展,不仅是陈振濂教授艺术生涯的一件大事,也是杭州乃至全省、全国书画艺术界的一件盛事。本次书法大展以形式、技巧的丰富性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充分体现了陈振濂教授“没有创新点则不出手”、“每有举措必先以思想创新先行”的艺术创作精神。

        我期待陈振濂教授能创作出更多更好体现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培养更多更好全面发展的优秀艺术人才,为杭州建设文化名城、打造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作出更大贡献!

        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在大展开幕式上的致辞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艺术界、文化界和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民盟中央向意义追寻——陈振濂书法大展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也向在座的各界朋友致以亲切的问候。

        陈振濂教授是一位学者型的艺术家,他几十年孜孜不倦,辛勤耕耘,在书法创作、书法研究和书法教育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当代书坛深具影响力和号召力。从他的学术成果和艺术创作中,人们不仅能读出他的文化学养、艺术功底和辛劳付出,更能悟出他对更新的艺术境界、更深的文化内涵、更高的人性意义的追索、探求和冲锋,这体现了陈振濂教授作为一名艺术家的文化责任感。同时,陈振濂教授又是一位身兼数职的社会活动家,他作为民盟中央委员、民盟浙江省委副主委、民盟杭州市委主委,并担任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杭州市人大常委会的领导职务,不仅承担繁忙的行政工作,更是以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和社会良心,以超越艺术领域的更广阔的胸怀和视野,为更广大群众的利益,为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而上下求索、献计出力,这体现了陈振濂教授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民盟中央前主席费孝通先生提倡的“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的文化自觉和历史责任”,在陈振濂教授的学术和社会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结合和统一,成为民盟成员的优秀代表。民主同盟是主要由文教科技界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参政党,我们也希望每一个盟员都能像陈振濂教授这样,在本职岗位建功立业的同时,关心并献计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福祉。

        此次展览是陈振濂教授长期在书法研究创作领域努力探索的最新成果,体现着他对书法创作中“意义”的思考,表达了一位学者型书家,对书法内容与形式的学理性认识。我衷心地希望,陈振濂教授继续在艺术领域深入探索、不断创新,取得更大的成就,同时也希望他继续在参政议政和社会工作中作出更多的贡献。

        最后,祝展览和研讨会圆满成功!祝各位艺术家、文化界和新闻界的朋友们事业有成。谢谢大家。

        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秘书长 赵长青在大展开幕式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书法同道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由中国文联支持,民盟中央、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馆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意义追寻——陈振濂书法大展”,今天隆重地开幕了。至此,我受张海主席的委托,谨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向莅临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嘉宾和各界朋友,致以诚意的欢迎和感谢,向陈振濂先生致以由衷的祝贺和深深的敬意。

        近年来中国书法家协会开创性地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特别启动了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为多出精品、多出人才,推出名家、达到大家,弘扬德艺双馨精神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为提高书法家和书法艺术的社会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陈振濂先生作为中国书协理事,西泠印社常务副社长,在当代书坛有着广泛的影响,他以深厚的学养、等身的著述,享誉海内外书坛,受到了前辈书家的认可,也得到了中青年书家的追随。他以矢志不渝、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显现于书法篆刻创作、书法史和理论研究、书法教育事业的发展,他创造性地提出了高等院校书法教育新体系框架和“学院派书法创作”的新模式,在中国当代书法史上占据了重要一席。他以创新地思维、前瞻的理论提倡书写文辞应有“意义”,即“阅读书法”,以及力求达到在形式技巧上“反惯性书写”的自我创新和挑战的理念,富有新意,给人以启发。

        我相信大家通过本次书法展览,将充分领略到陈振濂先生的内心世界和他的艺术追求,衷心祝愿陈振濂先生的书法大展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嘉宾、朋友们身体安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中国美术学院高法根副院长代表
        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许江 在大展开幕式上的致辞

        许江院长要事在身,不能出席开幕式,他委托我参加陈振濂教授的意义追寻书法大展,并在这里宣读他的贺信。

        各位领导、各位艺术界的朋友们,非常抱歉,今天我不能莅临现场参加开幕式。我郑重委托高法根副院长代表浙江文联、代表中国美术学院向陈振濂书法大展在中国美术馆的隆重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

        中国的书法本科高等教育始于中国美术学院,改革开放之后的书法硕士研究生教育也始于中国美术学院。以陆维钊、沙孟海等老一辈教育家组成的导师组培养了五位研究生,“一枝五叶”,陈振濂是其中的“一叶”。陆维钊、沙孟海两位先生身上集中了中国书家的一个重要精神特点,这就是学者和书者的统一,这种特色奠定了我院中国书法高等教育的本色,也是中国当代书法艺术高度的重要尺度。我以为陈振濂集中地继承了这样的特点,在他的身上化成一种突出的研究性,研究理性。这种理性不仅仅在于陈振濂的众多著述,更在于他在书艺探索当中所包含的创造特色。

        今日中国,书法既流行又有一定的高度,所谓奇书很多,大师很多,但真正将书学作为一种学术问题来不断提出、不断追索的却并不多。陈振濂是其中的代表。他的研究深入书法美学的问题、形态学的问题、文化史学的问题,并且将这些问题转换为从内容到书写的整体世界,这种思考甚至成为一种学术的流派、一类研究的形态,受到书法界、书法教育界的关注。

        中国书法最为精妙的地方在于,对外它是一种纯粹的艺术表现,对内它是一种灵修的方式。陈振濂的书法并不只是一种书法结构和线条的研究,在他的书写当中总有一种直观的书卷味,这种书卷味常常自行地显现出来。同时,在他的作品里总有一种情愫,有一种追寻。有时候,我们看到那些挺秀的线条,几乎可以听到他那奔涌的激情。这些追寻之迹与舞动之线让我们感受到他那内在的心韵与思考。我甚至在想,如果在这一方面更加放怀,那么他的书写的诗意是否将更加充分呢?作为同代的艺术工作者,我衷心地祝贺他,并且希望他再接再厉,创造新的成就。

        中国书协副主席、浙江省书协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朱关田在大展开幕式上的致辞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好。“意义追寻——陈振濂书法大展”今天开幕了,在这里我谨代表浙江省书法家协会、西泠印社刘江老师表示衷心的祝贺。

        我和陈振濂是同门师兄弟,当时我最大,他最小,但是志向最大,思想最活跃,好多事情都做在我们前面。近年来,振濂兄在书法学、篆刻学及当代中国画、中国书法教育、中国书法教育史等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这充分体现了他深厚的学习积累,敏锐的学习思维,开阔的学习视野。从创作方面,在“学院派书法创作”的理论基础上,振濂兄身体力行,在纯熟的技法上,创建思想的窗口。书法展览必须要体现思想,即不仅是技巧的表现。这次书法展览就是很好的展示和汇报。振濂兄的成就在整个书法界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可以说陈振濂是浙江乃至整个当代书法文化界不可或缺的领军人物和社会精英,振濂兄是一个敬业的、对艺术事业有着执着追求的人。我相信,凭着他的毅力才能和智慧,必将在书法艺术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不断为中国书法作出更大贡献。

        我衷心的祝贺他获得更大的成就,并祝这次展览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部分领导参观展览时的感言

        (依时间前后排序)

        2009年12月3日—10日“意义追寻——陈振濂北京书法大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期间有一些未能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在开幕式后陆续前来参观并即席发表了观展感想,现撷取其中主要的几位领导嘉宾的现场录音讲话,整理出来,以存其事。

  中国美院院长、浙江省文联主席许江,浙江省文化厅杨建新厅长,浙江美术馆马烽辉馆长一行3日中午匆匆赶到中国美术馆,观看“意义追寻——陈振濂书法大展”,许江院长并发表了讲话和观感:

  陈振濂的这次展览真是“大展”,美术馆给出四大大展厅,宏伟壮观。

  笔墨精神还是最重要的,不然这个书法展在专业上就竖不起来,这次展览在这一点上很靠硬。

  陈振濂最大的优势是文化,如这组“金石题识录”,他是把书法创作当学问在做,这就与书法家光写字不一样了。

  “碑帖考证录”里有学术,我说过当代书法家继承学者与书家的统一,陈振濂是做得最好的一位,这是陆维钊、沙孟海先生的承传,是他这一代书法家中许多人难以比拟的,这个展览也因为有这一点而血肉丰满。

  这组作品(指《名师访学录》)有意思,什么叫正脉?这就是正脉,承传有绪啊!没有这些老前辈,你陈振濂也许什么都不是,但有了他们的栽培,你就有了积累、扶植、成长,其实我们这一代人都有这样的幸运。

  能把西泠印社的工作用到自己的书法创作上来,给展览增加了许多新气象,这个做法表明陈振濂很有想象力,很好,很巧妙。

  连文人书斋也原封不动搬到展览厅里来啊,陈振濂亏你想得出,不过很好,展览也要讲求节奏,看了三个厅的大小作品,大字让人震撼,小字要阅读,有点累,到这里,间隔一下,休息一下,很雅致,好。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让人震撼、精彩,半个月前这里的“革命历史重大题材展”同一个位置:是我们三个油画家画的一幅抗日战争的油画,三个人画了三年。你倒好,三天,就把我们三年覆盖掉了,太残酷了(笑)。可见书法应该更受到社会的尊重,其中的潜力发掘未可限量,就看当代书法家有没有这个本事。

  陈振濂的这次展览,是以一种文化视角和视觉艺术视角,“重新定位书写的意义”。这句话我认为很关键,书写有没有意义?应该有。“意义追寻”,我们看得匆忙,但能清晰感受到这种“重新定位书写的意义”在这个大展中的价值指向,陈振濂是在“追寻”,但我认为他是在“定位”,在当代书法中“重新定位”。

  李学勤先生、沈鹏先生序中都提到了陈振濂的“研究型创作”,其实我在开幕式上的贺词已经提到他的“研究性、研究理性”,这证明我们的看法是一致的,我以为这是他身上最可宝贵的,别人很难有的专业素质与格调。

  浙江大学杨卫校长5日专程赴中国美术馆观看“意义追寻——陈振濂书法大展”后的讲话:

  浙大有老师在北京做这样大气的展览,是我们浙大的光荣。这个展览看了很有启发,其中有许多文化的东西,要慢慢品味,综合性大学的艺术家,应该有我们的特色。综合素质强,文化能力强,在这个展览里有充分的体现。

  邵华泽同志7日专程赴中国美术馆观看“意义追寻——陈振濂书法大展”后的讲话:

  这个展览太成功了,一句话,“震撼”!是我们浙江老乡在北京的最精彩亮相,所以我一定要来看看。

  振濂是30年改革开放在文化上的结晶。振濂同志牢牢抓住机遇,对书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个展览,最让我感动的还不是技巧出类拔萃,而是他的思想,思想的张力太大才会有这些构思和实践。这个展览的了不起是在于振濂同志把书法技巧和思想圆满地结合在一起,为书法个展的举办,提供了很好的启示,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看一上午还嫌不够,还觉得太匆忙,表明我们书法家也可以办很了不起的展览嘛。展览在北京引起巨大反响!值得祝贺!

  李岚清同志9日专程来中国美术馆,在看完“意义追寻——陈振濂书法大展”后的讲话:

  这是一场很有意思的展览,大气磅礴,振濂同志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四个大厅十分饱满,尤其是最后的李白“梦游天姥”巨制十分震撼,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好创作。人民需要这样的展览,书法篆刻界需要这样的展览。

  文化部常务副部长欧阳坚10日在专程来中国美术馆看完“意义追寻——陈振濂北京书法大展”后的讲话:

  气势雄大,两个字,“震撼”,没想到书法也可以有这样的气势。陈振濂同志在他的影像里说得好:“艺术承载社会内容,电影可以,小说可以,书法可不可以?”这个提问很有意思,表明书法家越来越有社会担当,应该跳出圈外想问题。

  沈鹏先生10日在专程来中国美术馆看完“意义追寻——陈振濂北京书法大展”后的讲话:

  记得温家宝总理去看望钱学森同志时,感叹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原创性人才”,可见目前我们国家非常关注“原创性”问题。振濂同志这个“意义追寻”大展,真正具备了原创性,是个非常优秀的展览。个人书法展很难办好,这个展览可以说是真正办好了。很成功,很了不起。

  振濂的潜力还很大,还要不断努力,争取多给书法界贡献这样的展览。

  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协副主席、西泠印社理事王家新专程来中国美术馆看完“意义追寻——陈振濂北京书法大展”后的感言:

  陈振濂先生的这次北京书展是空前的,是一位艺术家从技法、学识,到思想、观念,乃至情感、体魄的全方位展示。穿越展厅,如闻钟鼓,如聆磬音,无论喧嚣时静谧处,我都真切地感受到两个字:“震撼”!这个展览为当代书法树立了一种崭新的展出范式,为书法重返艺术金字塔尖提供了一个实现的通道。因此,我感到几个月来自己参与了一个有意义的、面向书法未来的事件,而不仅仅是朋友间的帮忙映衬。

  振濂的艺术成就可提炼概括为五个“打通”。一是打通了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振濂无疑是当代书学理论界的一面旗帜,他的学术著作严谨厚重而兴味盎然,引人入胜,而且绵延二十年尚无江郎衰势,他的书法创作也如此。当今书坛,理论与创作双栖者有,而二者都达到如此高度如此境界者十分罕见。二是打通了传统与现代。他的一部分作品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书写,格调在宋元以上,一部分又极前卫、先锋、时尚,是以汉字为载体、以线条为要素的视觉艺术、当代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生命气息。三是打通了民族性与世界性。“越民族的越世界”,中国书法的本土性与抽象性本身已具世界性,而经他演绎的书作,更是以通用的艺术语言,成为友好的、无障碍的交流界面,也使他成为一位颇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中国文化艺术使者。四是打通了艺术、教育和行政。他首先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艺术家,同时又是中国美院的教授博导,桃李天下,他的行政能力和社会影响力体现在人大、政协的“官方”事务和西泠印社副社长秘书长等艺术行政工作中,无缝衔接、相得益彰,游刃有余。五是打通了儒释道等精神领地。无论从书写内容和举止行藏考察,他的作为和作品都凝聚了儒者的渊雅仁爱、释者的智慧悲悯和道家的冲淡欢愉,并禅意地生活着、艺术着。积极而旷达,游走在出世入世之间。振濂是传统文化麦田里的执着守望者,而他的视野更投向了书法艺术之外的造化人寰、精神彼岸。振濂有才情、有格局,更有一分担当,他的一举一动值得我们去关注、借鉴和期待。

  陈振濂先生在大展开幕式上致答谢辞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今天,有这么多的书法界同道,这么多的领导嘉宾来出席我的书法展览,我觉得非常的激动。这个展览虽然以我的名义来办,展出的是我的作品,但其实上展览是很多同道共同谋划的结果、是一个很大的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晶。

  在这里,我想感谢两位前辈:第一位是李学勤先生,他是当代中国古代史和古代文化研究方面的泰斗,听说办这样的展览,欣然为展览写了序,希望我把这个展览办成一个“研究型创作”展览。第二位是沈鹏先生,得知我要办展的消息,专门为我写了一篇文章,就是一篇序,也提出了“研究型创作”展览的概念。加上各位领导和嘉宾的殷切希望,这给了我一个更大的历史责任。

  我特别希望把自己定位为一位永远“往前走”的探索者。对我来说,每次展览,不是普通的“句号”,而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昨天有记者在问,这个展览,陈老师您满意吗?能代表您的创作水平吗?我说,也许在一两年以后,我就会跨越这个展览,探索一个更新的、更有意思的、更能契合时代的展览方式。我希望能在书法里体现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创作的智慧和思想的智慧。这样努力地探索比一次很成功的展览活动,可能要有意义得多。

  在此,我还要对民盟中央最主要的几位领导,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工程院等领导,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前辈、主席团的领导们莅临现场,表示感激之情。这不仅仅给了我支持和鼓励,更给了我一种鞭策,使我今后更努力地去攀登、更努力地去实践、更努力地去探索。谢谢各位。

        意义追寻——陈振濂书法大展专题:

        意义追寻——陈振濂书法大展开幕(附作品)

        意义追寻——陈振濂书法大展12月3日至10日在京展出

        一场值得期待的“研究型”展览——写在陈振濂北京书法大展之前

        书法,能不能反映这个时代?

        “意义追寻”陈振濂书法大展嘉言录

        延伸阅读:

        陈振濂:让世界“阅读”中国书法

        陈振濂:没有不“做”的书法

        陈振濂:中国书法60年——从弱势走向繁荣,从小众走向大众

        从“学院派”到“新帖学”、“新碑学”——陈振濂先生的“研究型”书法创作探

        陈振濂就西泠印社105周年社庆答记者问

        临摹视频(38):陈振濂临《武威汉简》

        陈振濂教授的几个书法座标

        线条之舞——陈振濂书法大展专题:

        线条之舞——陈振濂书法大展全程报道

        线条之舞——陈振濂书法大展5月22日开幕

        “线条之舞”陈振濂书法大展开幕式领导发言稿

        看“线条之舞”阅墨香人生 陈振濂书法大展开幕

        陈振濂书法展:看艺术展览,不要只捧人场

TAG: 陈振濂 大展 嘉言 书法 线条之舞
顶:54 踩:65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16 (386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5 (355次打分)
【已经有466人表态】
133票
感动
51票
路过
48票
高兴
53票
难过
38票
搞笑
49票
愤怒
46票
无聊
48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