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书法家周浩然逝世,享年80岁
深冬的阳光斜洒进窗台,照在依窗而站的周浩然脸上,他环顾简约却不失雅致的新居,兴之所致挥笔泼墨,“浩气”二字跃然纸上……4天后,这一幕却永远定格在弟子唐熙的记忆里。1月4日凌晨3时许,中国书协会员、四川省书学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书法教授周浩然与世长辞,享年80岁。
昨天(1月5日)晚上7时许,在望江路93号绿林村小区内,惊闻噩耗的书法爱好者们闻讯而至,面向遗照中满目慈爱的浩公恭敬地点上三柱香……
送浩公 80后徒孙难掩悲痛
这是一个简单、安静的告别仪式,很符合浩公一贯低调的作风。
灵堂前,不少前来悼念浩公的人都红了眼眶,点三柱香,敬三个礼,泪水便黯然滑下。“浩公”是周浩然的学生们对他的尊称。他们说,只有这样的称谓才配得上老师。灵堂里人进人出,可有一些年轻人却一直端坐在灵堂前写挽联,字迹颇有周浩然的神气。算辈份,他们已是周浩然的徒孙了。“师公走得仓促,我们只要能学到他书法的皮毛也能满意了。”尽管平日里难得与师公见上几面,可这些80后的年轻人也是难掩悲痛。
忆浩公 3米巨幅一挥而就
回忆着父亲的生平,周浩然的儿女泪水又悄然落下。周浩然出生于重庆江津一个有名的儒医世家,5岁开始学习书法,7岁便为邻里写对联。参加工作后,工作岗位几经变化,经历了不少人生变故。可无论是在不识愁的少年,意气风发的青年,抑或在饱经“文革”浩劫的忧患盛年,他对书法的钟爱都丝毫不减,上世纪70年代初就已声名远播。
此后,周浩然出任四川大学学报编辑部副总编,担任学校中文、工商、历史系的书法教授。据学生回忆,开班第一课,浩公在黑板上榜书“墨趣”二字,不是饱蘸笔墨,而是粉笔双钩。随着手在黑板上的徐徐运动,粉笔渐现渐显,一幅妙趣横生的书法作品立刻完成,坐在台下的同学们啧啧称奇。
当今书坛擅长写榜书者不多,但浩公却精于榜书。十年浩劫之初,有人令他在成都用长竹竿绑巨笔写3米见方的巨幅,他从容不迫,一挥而就,一时间传为奇谈。
说浩公 只留墨宝待人回味
从川大退休后,他广收弟子,只要对书法有兴趣,只要请教他,都会得到他的指导。又因为其笔力刚劲雄强,外界给浩公起了一个雅称——周铁笔。这些年来,浩公为全国名胜古迹、革命纪念地等创作了许多作品,在青城山、大慈寺等成都知名景点都能看到他的墨宝。
2001年,他被查出患上了肺癌。为了控制癌细胞,浩公不得不走进医院接受放疗、化疗。这样的痛苦,他凭着毅力与坚持挺了下来,而且又用毛笔挥写了余下8年的精彩晚年生活。“他走的时候很安详,这是让我们最宽心的。”儿女们说。
不为浮名来,不载厚利走。浩公的学生唐熙说,这是浩公人格的鲜明写照。
周浩然生平介绍:
周浩然,1929年生,著名书法家。重庆江津人。六岁学书,唐师颜柳,宋法苏黄,对晋、魏、明、清书法也有所涉猎。擅长行书,榜书和双钩,所作体势峭拔,遒劲豪放。从1979年起,参加国内省级以上书法展及中日、中韩、中新、中泰、大陆与台湾省等书法交流展览达90余次。1987年曾访问日本,在东京与神户举办过个人展、小品展。1991年应邀去西德讲授书法时举办过个人展。书作收入《当代中国书法作品集》、《明清现代中国的书展》等作品集达100余种。选入国内碑林、名胜、纪念馆等刻石、刻匾、陈列等计140余处。自写或与人合作在省以上刊物发表的文章有《对中国书法批评方法论的思考》、《略论书艺美学中的气说》等多篇。合作编著的集子有《书法学习与欣赏》、《楹联集粹》、《诗林絮语》等。传略收入《中国当代书法家集》等。生前为中国书协会员,四川省书学学会副会长,四川省老年书法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书协常务理事,四川省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成都翰林中国书画艺术学副院长、书法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