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书法家园 >> 书法资讯 >> 美术世界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张广才现代彩墨作品给中国人物画创作带来新启示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书法家园 发布者:朱同
热度1428票 浏览143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3月11日 14:31

新思维  新面貌

——张广才现代彩墨作品《都市风韵》给中国人物画创作带来新启示

朱同(资深美术记者、美术评论家)

        江苏教育学院美术系主任、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副会长张广才先生,是位有思想、有才华的艺术家。他早年在南京师大著名画家杨建侯先生门下攻读研究生,打下了坚实的造型艺术基础,积累了雄厚的笔墨功夫。长期以来,他以传统的语言和笔墨创作了一幅幅人物画作品,屡屡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是国内画坛有较大影响的人物画家之一。去年底,他以创新思维和笔墨创作的现代彩墨作品《都市风韵》,在“春天的故事——江苏省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美术书法作品大展”中荣获“创作奖”,这充分表明画家在水墨人物画探索上又有了新的突破,作品呈现了新的美感,得到了专家和业界人士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

        《都市风韵》是一幅八尺的巨幅画作。画面中,画家试图以自由的构图、简约的造型、传统的笔墨、明艳的色彩,来寻求一种元气淋漓、热情明朗的时尚风格。在艺术与时尚已携手共舞的今天,在都市丛林中穿行的时尚女孩,自信、独立、优雅、前卫,引领了五彩斑斓的时代风尚。画家特别选择潇洒的水墨线条、纯净明艳的装饰色彩和适度的夸张变形为主要特征的形式语言来表现青春可人、时尚靓丽的都市女孩,真可谓内容与形式获得了高度统一,迎合了人们内心许久的期盼,唤起了人们勃发的朝气。这一既立足于传统,又迥异于传统,既借鉴西方现代派,又不令人费解的和谐、热情、单纯、明朗的语言样式,为画家的创作欲望提供了澎湃的活力和不竭的动力。

        长期以来,一提参加官方美展,画家们就不由自主地谨慎起来,就不约而同地追求形象的“肖似”,盲目地崇尚画面的繁、满、细、巧。 在急功近利的当下,由于需要尽快地出成绩,一些人索性运用相机代替造型基本功的训练,把用相机摄取的形象放大到画面上,然后一点一点地“抠”出来,毫无鲜活的个性生命力可言,完全忽视了个人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和笔墨自身的审美价值,使原本步履维艰的水墨人物画更加“雪上加霜”。坦率地说,那种试图以中国的笔墨去“写实”的水墨人物画,结果是既没有达到西方古典绘画的精确,又失掉了中国画的笔墨法度和笔墨精神。水墨人物画有其自身所秉承的判断标准和内在规律,它必须包含画家主观情感及笔墨语言的合理把握,片面强调解剖结构和形体明暗的深入刻画,势必削弱本民族传统的“写意精神”,势必束缚水墨画笔墨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甚至关闭了水墨人物画通向艺术更高境界的大门。广才先生深谙此中的道理,《都市风韵》以简驭繁、繁简得当、艳雅华滋,蓬勃大气,将装饰性融人绘画性之中,画家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投入了全部的情感,做足了“功课”。他说,中国画的现代化,水墨画的时尚化,是他近些年反复思考的问题,《都市风韵》只是一点初步尝试,“能获奖感觉意外”,但我说“在情理之中”。

        在信息全球化的当下,水墨人物画仅仅借鉴西方写实造型方法是不够的,还必须从西方现代绘画中汲取养分。艺术是什么?艺术乃真性情也!看看凡高的艺术,我们就理解了什么是现代艺术。现在的画家,约束太多,纯真的东西太少了。孙子曰:“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作战是这样,作画亦然,追求画面的新图式、新类型、新感觉,是画家的天职。我认为,作画不怕败笔,不怕不完整,就怕没特点、没激情。

        广才先生长期在高校进行中国画的教学与研究,可以说,有理论有实践。他在这方面的创新探索表明,没有理论研究和理论思维,就不可能拥有高远的视野,在纷繁的艺术世界中,也就不可能找到自己的立足点。艺术家要不断往上攀登,但找到自己的生态定位更重要。画家应重视知识的积累、技能的锤炼,但艺术素养、艺术感觉比知识技能更重要。因此,作画,是画“技术”,更是画“综合素养”,画一种“作画的状态”,即一种雍容自信的状态,一种勇敢作为的状态,一种轻松洒脱的状态。应该说,广才先生是画出了他的“综合素养”。
画家认为,中国画要走向现代,就必须建立在自己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水墨人物画的现代化不可能凭空生发出来。传统的水墨画强化了对用笔、用墨、用线方面“气韵生动”的审美要求, 其丰富的理论可谓博大精深,为水墨人物画走向现代提供了充分的动力与源泉。但是,长期以来,水墨人物画如何表现现代生活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的着装以及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高品质的生活成为人们的时尚追求,我们已彻底告别了“蓝蚂蚁”“灰蚂蚁”的时代,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召唤着中国画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中国画没有色彩的介入是难以想象的。中国人物画的现代化,既要坚持“骨法用笔,线条造型”的基本立场,也要大胆吸收西方现代主义的色彩理论,吸收传统壁画、民间绘画的色彩技法。应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抽象的形式意味,还应避免情节的过分介入,那样只会削弱视觉艺术的语言功能。广才先生是这样认为,也是这样做的。

        广才先生的成功探索告诉我们,任何创新都应该包含技术的难度,高难度的技巧本身就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美感创造。那种一眼望穿、人人皆能的所谓“创新”,只能是欺世盗名罢了。当下的中国画坛,人们都在苦苦地寻觅如何在“不背离传统、不脱离生活”的前提下,使中国水墨画走向现代化新模式。然而,能使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作品并不多见,可见探索的艰巨性。广才先生的探索充分表明,画家必须暂时抛开世俗的功利观,站在中外文化的高度,有所思考地、坚定地走下去,才能真正有所建树,有所发展。

        总之,中国画的现代形态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张广才先生以他敏锐的眼光、特殊的感悟、过人的勇气探索和创造着一种完全属于他自己的独特艺术语言、艺术风格和艺术精神,为中国画走向现代化注入了令人鼓舞的新的活力。

        相关阅读:

        张广才艺术简历及美术作品欣赏
         http://www.eshufa.com/html/83/n-8683.html

TAG: 张广才
顶:52 踩:100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29 (390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3 (392次打分)
【已经有494人表态】
76票
感动
62票
路过
53票
高兴
60票
难过
63票
搞笑
57票
愤怒
57票
无聊
66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