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课是否成必修课”到底谁说了算?
今年下半年,写字课将列为哈市中小学必修课,学校将在紧张的课时中,为写字课“挤出”一席之地,家长老师却不乐意了。(6月1日《哈尔滨日报》)
现如今,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不仅成人们写字逐渐被电脑打字所取代,就连中小学生的作业,如今也很多实现了电子化。于是,“明明打得出来的字,却死活写不出手”这类对于写字日渐生疏的感触,其实不止为成人们所常有,对于正处于读书识字阶段但同样依赖电脑的学生们而言,恐怕也多有同感。然而,既然是读书识字,手写当然应该是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用“打字”代替“手写”,尽管看似一条轻松的捷径,却并不符合读书识字应当循序渐进这一基本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哈尔滨将“写字”列为中小学必修课,应该说是尊重教育规律,不贪捷径的一种有益回归。然而,何以这样一条举措,却遭遇了家长老师的不乐意呢?
其实,家长老师的反应也不难理解。写字固然是识字的一个必要步骤,书法更是中华文明无法割舍的重要部分,但是,写字练字,却无疑是一件耗时费神的事情。更何况,衡量教学质量,评价学校优劣的标尺中,又并没有学生“写字如何”和“书法水平高低”之类的硬杠杠。既然学生升学率,考试分数依旧是永远不变的指挥棒,那么,把与之毫无关系的“写字”作为必修课,称之为“出力不讨好”恐怕并不为过。这也难怪,心中自有算盘的老师,以及一心只希望孩子考分高的家长们,会对如此“不务正业”的写字必修课颇有微词,心中不悦了。
不过,老师和家长们固然可以有自己的算盘,但必修“写字课”究竟妥否恐怕并不能以老师家长们是否乐意来作为评判的依据,更不能以是否迎合了升学指挥棒效应来作为恰当与否的标尺。相对而言,对于“写字成必修课”究竟恰当与否的评判,学生们读书识字是否确有“写字”的需求,书法这门学科是否有让学生们接触、练习并加以传承的必要,学生们的需求以及教学的客观规律,无疑应该更有发言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