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书法家园 >> 书法资讯 >> 理论文稿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毕宝祥教授画语录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书法家园 发布者:朱同
热度1750票 浏览104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1月28日 15:52

小山邨 34cm×136cm 2009年

皖南 136cm×68cm 2008年

        毕宝祥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江苏省美协理事、中国美协会员。其长期从事山水画的教学、创作与研究,出版了专著多部。毕宝祥的山水画以江南田原风光为主要题材,画风儒雅、朴实、浑厚、华滋;笔墨功底扎实,境界高旷清幽。观其作品,既可欣赏到诗意的田原风光,又可领略到超逸的笔墨美感。有专家评论:身处浮躁而喧嚣的都市,读毕宝祥的山水画,可使心境变得平和、恬淡、宁静、超然,宛若置身于现代社会的“世外桃源”。

        ◎  艺术是人造的,因而人可以主宰艺术;自然是天造的,因而人只能顺应自然。人们从艺术创作中得到快乐,正是因为人可以从艺术创作中享受到“造物主”的快乐,而在大自然中,人永远都会感到渺小和无奈。

        ◎  艺术要风格,但不要出格。

        ◎  作品水平的高低往往依赖于作者认识水平的高低。

        ◎  艺术创作一定要有感而发,此“感”为感觉、感触、感情、感动。

        ◎  工具材料是硬件,画家的修养为软件,而绘画的技巧就是操作水平。没有好的软件支持,再好的硬件和操作水平也是“无米之炊”。

        ◎  作品里要有“文化”,即书卷气,更要有“人化”,即人的品格、气质、个性。

        ◎  作品要有内涵,而作品的内涵就是作者的内涵。没有内涵的作者,就不可能画出有内涵的作品。

        ◎  艺术创作先求合理,再求合情合理,最后达到合情不合理。

        ◎  “道可道,非常道”。艺术之道亦然,人为扭曲艺术发展之道是违反常道的。艺术之道和自然之道、社会之道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如果作画是以抒情为目的,又何必在乎工具材料、表现手法;何必在乎民族性、世界性;何必在乎大画、小画;何必在乎发表、参展……凡有在乎之意,必损抒情之纯。

        ◎  画也有“豪放”、“婉约”之分。豪放者求气势,婉约者求韵味。豪放者给人震撼,婉约者耐人寻味。

        ◎  作品的个性,应该是作者的个性,是作者的气质、性情、学识、修养、阅历、品格以及艺术观念的综合体现。作品的个性和作者的个性应该是统一的,个性应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因为各人主观因素的不同,作品的面貌也千差万别。初学者在临摹或模仿性的创作时就没有个性,而一旦摆脱了别人时,个性就会自然而然产生。创新则是刻意地追求作品形式的新颖。一个人天生地有气质、有个性和装扮得有气质、有个性是有根本区别的。作品的个性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能赋予,而创新则工匠也能为之。现在有些人搞创新就像搞科学实验一样。

        ◎  梨子是甜的,凡人一吃就知,无须你多费口舌。黄山是美的,凡人一看就明,无须你多费笔墨。发现别人没发现之美,这才是艺术家的责任。

        ◎  艺术和生活是两个不同的、平行的世界。生活中不适合的,可以在艺术中适合,比如有些时装。因此,生活中人们在e时代,但在艺术中却可回到陶渊明时代。

        ◎  作品的表现形式犹如人之着装,古典也好,现代也好,都无关紧要,关键是着装之人所显透出的气质。穿古典服装的人具有现代人的气质,从整体上讲应该是属于现代的,甚至是很前卫的,因为这何尝不是标新立异,何尝不是一种反叛,一种大胆。我们不能说穿着古代服饰的模特儿就是老古董,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古代服饰被现代模特儿穿上就变成了“时装”。曾经一时,艺术界有把原始艺术当作时尚,毕加索不也是从传统的非洲木刻中得到很多灵感吗?

        ◎  西方人从东方艺术中发现了艺术的主观性、意象性,并使之成为西方现代艺术的催化剂。而有些中国人却大加赞赏西方艺术的写实性、科学性,并以此来改良中国画。

        ◎  就个人艺术而言,越有个性的就越有价值;就民族艺术而言,越有民族性的就越有价值、越有生命力、越能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民族性即是民族的个性。

        ◎  “传统”山水画与“现代”山水画的关系,就像是“父”与“子”的关系,不管儿子多么叛逆;不管父子俩的面貌、性格、观念多么不同,但彼此的血脉还是相通的,基因还是相连的。

        ◎  绘画创作是作者学识修养、艺术观念、生活阅历、性格气质、人生境界以及绘画技巧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具体地说,在创作一幅画时,先要考虑表现什么样的意境,形成什么样的风格。这里就牵涉到作者的学识修养和艺术观念的问题;然后要考虑怎样选择素材,这又和作者的生活阅历、主观情感紧密相连;最后要考虑怎样进行塑造表现,这又离不开你的绘画技巧。这里除了绘画技巧外,都不是课堂里能得到的。

        ◎  如果说抒情之情来源于作者在登山临水时的“触景生情”或来源于绘画过程中的内在激情;而写意之意则依赖于作者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境界。情大多是一种自然的流露,而意更多的是要刻意而为。

        ◎  真正的绘画作品应具备基本的三要素:主体、客体、本体。比如在山水画里主体为“心”、客体为“景”、本体为“画”。三者关系怎样处理,直接影响到作品的品位、风格、形式美感和作者对艺术的诠释。
        画景为绘画中的“唯物主义”,画心为绘画中的“唯心主义”,画画为绘画中“唯美主义”。“景”里包含一切自然物象。“心”里包含了作者主观的精神、情感、认识观念、学识修养、想象力、创造力等。“画”里包含了绘画技巧、风格、形式美感等。
        单纯画景:为依葫芦画瓢型,比如学生的习作。单纯画心:为随心所欲型,比如儿童画。单纯画画:为华而不实型,比如工匠作品。单纯表现某一方面,只具备一种要素即取一舍二,这样的作品,品位不高,甚至不能称其为艺术品。
        画景与画心结合:为情景交融型(意象画)。画景与画画结合:为惟妙惟肖型(写实画)。画心与画画结合:抽象观念型(实验水墨)。突出两方面要素即取二舍一,风格突出,品位较高,但仍有缺憾。
        画景、画心、画画三者结合,又分为:平均结合和侧重结合。平均结合,似乎完美,但过于中庸,面面俱到,缺乏个性。没有个性的作品显然是平庸之作。侧重结合又分为侧重两方面结合和侧重一方面的结合。比如:侧重于画画和画心的结合又兼顾画景,属于侧重两方面的结合的作品,好多大师晚年的作品均属此类。总之,三者结合又有所侧重的作品最为理想,算是优化组合。
        绘画作品风格的千差万别、千变万化正是因为有主、客、本三要素的多种分离与组合形成的,再加上主、客、本各自的丰富性,使得艺术创作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我国经贸加入“WTO”,令国人振奋。在我国经济界为国际一体化而努力时,艺术家们也在积极地投入到“入世”的运动中。经济和艺术并驾齐驱地跨入“国际化”的门槛,这是国人所希所望。但经贸和艺术有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经贸侧重的是交易,文化侧重的是交流。经贸交易的是物质产品,而艺术交流的是意识形态。物质产品更注重的是先进、时效、实用,以满足现代人的物质需求;而艺术交流更注重的是精神内涵、民族特色和文化传承,以促进和丰富社会的精神文明,满足民众的精神享受。物质的交易更直观、更易见成效,价值判断也容易;而艺术的交流却有个漫长的磨合、接纳过程,价值判断很难。物质交易更看重时效性,过时的东西就会被淘汰。而文化除了注重时尚性,也注重经典性。经典的艺术是不会因过时而淘汰的,比如各民族的一些经典艺术永远会得到世界的尊重和喜爱。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物质交易和艺术交流等而观之。
        但经济贸易与艺术交流也有共同之处。概括地说,一是公平、平等;二是互利、互补。具体地说,经济贸易强调的是公平和互利;艺术交流强调的是平等和互补。字不一样,实质是一样的,就是要互相尊重、不偏不倚、各取所需、各有所获,这是经济贸易和艺术交流的共同原则。

        ◎  吸收最新的艺术,追逐世界潮流这本无可非议,但我们必须清楚:一、一些所谓“前沿”的、代表西方意识形态的,有些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二、西方的一些新的艺术观念、艺术行为也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三、吸纳西方的新观念、新艺术不能以牺牲或诋毁中国本土艺术为代价的。

        ◎  文化是个具有相对独立的系统,并不能完全由国力来控制,只不过人们通常以世俗的、“物质”的眼光来评价一切。物质文明的光环,使得非物质的东西也跟着“沾光”。这些年,大陆娱乐圈流行的“港台腔”就是一例。

        ◎  人,总爱给自己画圈。从地域上讲,国家是个圈;从人伦上讲,道德是个圈;从秩序上讲,法规是个圈……艺术不该有圈,因为艺术是艺术家创造的一个自由王国。但事实上,艺术家也总喜欢给自己画圈,比如有“传统”圈、“现代”圈;有“国画”圈、“西画”圈等等。尤其是:一个画家在创造了某一种程式后,从此就“画地为牢”,难脱窠臼。实际上,“程式化”就是画家最糟糕的圈。

        ◎  就一幅山水画而言,不仅要表现出本体(画面的笔墨、形式)的气韵,还要表现出客体(自然山水)之气韵,同时也要体现出主体(绘画作者)之气韵。一幅作品应是这几个方面的综合表现,只有各方面都能气韵俱足,才能称为上乘之作。当然在兼顾的情况下,侧重于某一方面也是未尝不可的。“北宗”山水画就迷恋于自然山水的气韵追求,而“南宗”山水画则热衷于笔墨形式的气韵表现。

        ◎  山水画还未出世,在“娘胎”里就具有了超凡脱俗的“基因”,因为孕育它的正是那些追求超凡脱俗的文人和文人们所崇尚的道佛思想。

        ◎  好的山水作品应该是自然天成,其自然应该包含三方面:一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二是客观山水的自然再现;三是绘画技巧的自然应用。

        ◎  中国画家的笔会使绘画失去严肃性,从而沦为江湖艺人的杂耍。

        ◎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极其广泛的。但就山水画而言,影响最大的却是处世态度与儒家截然相反的道家。儒家积极入世的态度固然对文化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但是,道家的消极出世的态度却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了山水画的产生和发展。这是因为儒家学说是把人和艺术推向社会,并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而道家思想把人和艺术引入自然并顺应自然。人具有两重性,既属于社会亦属自然。社会让人失望时,人总会在自然中寻求慰藉。作为绘画主体的人,一旦投入自然,那么,作品取材于自然也就理所当然了。

        ◎  道家认为:道统管万物,万物因道而生,体现在山水上就是“山水以形媚道”,创作山水画时就应该“技进乎道”;道家提出“心斋”、“坐忘”,画家在登山临水时就力求进入物我两忘:“不知我之为山水,还是山水为我”的境界;道家的“五色令人目眩”,“朴素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无色而五色成焉”的美学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墨山水的形成;道家的对立统一,则成了山水画构成的重要法则;道家的“得鱼忘筌”、“得意忘象”,对写意山水画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  中国画在观念上更多地受到哲学的影响,在意境上更多地受到诗歌的影响,在技法上更多地受到书法的影响。

        ◎  儒道佛互补是中国文人特有的现象。“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山水画正好具有了可仕可隐的特质。进则以画争宠,以画名天下;退则以画消遣,以画怡性情。歌功颂德,抑或写愁寄恨,抑或消遣自娱,山水画都可极尽其致。

        ◎  中国画里,山水、花鸟、人物各具特色,各有优势,但总体上讲,山水更胜一筹。山水画造型自由,构图丰富,意蕴深厚,气势恢弘,境界幽远。山水画易于笔情墨趣的发挥,易于气氛的营造,可塑性极强。相比之下,人物画因相貌、动态、服饰、道具以及政治、道德等诸多因素的局限,不能随意洒脱、无拘无束。在艺术创作上,外在的局限性愈大,精神的自由性就愈小,就愈不利于作者胸怀的抒发和精神意蕴的含融。因而人物远不如山水画更具有抒情性、表现性。在笔墨的发挥上也远没有山水画淋漓尽致,因而也没有山水画更具有艺术性、纯粹性。
        花鸟画一般都为近景特写,偏重细节刻画,天地狭窄,多为小情小趣,“一览易尽”,缺少山水画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千仞之高、百里之迥的气势;缺少跌宕起伏,云烟明灭的变化;缺少高旷幽深、萧散简远的境界。构图也远不如山水画丰富。山水画有清明突兀的高远,有明晦重叠的深远,有冲融缥缈的平远,这些都是花鸟画望尘莫及的。

        ◎  有人说,中国画的大家大多是大器晚成,我是同意的。因为中国画的完善过程,是作者自我完善的过程。画的境界就是人的境界,画的内涵就是人的内涵。而人境界的提高、内涵的充实是要有个漫长的过程,甚至要修炼一辈子的。

        ◎  中国画的笔墨是一种文化,并不是简单的工具材料。它渗透了传统哲学、美学、书法等其它文化艺术对它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说“笔墨等于零”,就意味着对中国文化的无知。

        ◎  丢掉笔墨能叫“中国画”吗,就像连中国话都不会说了还能算中国人吗!

        ◎  中国画家的心态大体分四类,一、为参展、拿奖而画。这类画家多为追求主旋律、大题材、大制作,极尽歌颂、赞美之能事。也有的投机取巧以求出奇制胜。二、为市场而画。这类画家多为追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题材,追求通俗化,也有名家为了市场不断重复,粗制滥造,甚至恶意炒作。三、为爱好而画。目的是修身养性,自得其乐,丰富生活,满足精神享受。四、为使命而画。这类画家有的继承传统,有的推陈出新,有的大胆突破,但都是想为中国的美术事业作出伟大的贡献。
        这四类心态,对于画家来说有的可能是从一而终,有的则可能是不断变化的。比如有的画家开始出于爱好,后来水平高了就想参展,然后又想拿奖,又想有经济效益。在名利双收后又想到了“使命”。

        ◎  大师的作品放在展览会上是很难获奖的,因为大师的作品多以平淡天真为最高境界。信手拈来、自然而然的东西最为平淡。可想要在大展上获奖,非得费尽心机、八面讨好、劳命伤财不可。

        ◎  好多画家都喜欢舍近求远,对身边的素材视而不见,偏要到边远地区去采风,美其名曰“体验生活、亲近自然”。其实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生活和自然中,创作的素材也俯拾即是,关键是你能否发现。身边的应该是感受最真切、体验最深刻的。如果我们连身边的、感受最真切、体验最深刻的素材都画不好,又如何去画好那些通过旅游式的采风而得来的、浮光掠影的素材呢?这样的作品充其量只是旅游的副产品。
        我认为舍近求远搞素材,实际上是一种逃避行为。因为作者不敢画身边的东西,身边的都是大家很熟悉的,所以要画得好、画得新、画得深就很难。俗话说的“画鬼易,画人难”就是这道理。舍近求远又是一种讨好行为,是为了迎合人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

        ◎  画家不是画你看到的东西,而是画你发现到的东西。

        ◎  画家要三“炼”:炼手、炼眼、炼心。但炼手不如炼眼,炼眼不如炼心。炼手是炼技巧,炼眼是炼观察和鉴赏,炼心是炼气度和修养。

        ◎  人的百分之九十九都属于社会性,真正的个性只有百分之一。艺术家怎样把握住这百分之一非常重要。

        ◎  有了个人风格就意味着有了程式、有了羁绊、有了习气。好的画家“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毕加索语)。一个画家如果不断地重复自己的风格无异于一台复印机。不断地重复意味着江郎才尽,意味着懒惰成性,意味着缺乏激情,也意味着绘画生命的终结。人面临挑战的对象往往就是自我,“挑战自我”这样时髦的话,用于绘画创作同样适合。

        ◎  人生的体验对艺术家来说至关重要。体验产生情结,情结迸发出激情和灵感。

        ◎  “好”(hao)与“泡” 
        学好绘画两个字最重要,即“好”与“泡”。因为只有“好”,学习过程才充满了兴趣与快乐,才会乐此不疲;只有“好”,才能因“好”而生情,并移情于画中。中国画是人格化的艺术,画情即我情,我有情画才有意。不过,只有“好”还不行,还要能“泡”。因为绘画不仅要有情,还要有修养和技巧,修养和技巧是要不断修炼的,只有不断修炼才能“百炼成钢”。“好”是一种充满爱意的情感,“泡”是一种持之以恒的行为。“好”而不“泡”,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成不了大事;“泡”而不“好”,只能是“强扭的瓜不甜”,成不了好事。“好”只有通过“泡”,才能实现价值;“泡”只有因为“好”,才会有美感,有意义。“好”是主观的、感性的,“好”能使人产生情感和美感。对于画家来说,情感和美感都是至关重要的,但“好”也有一定的主观性,“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如此。“泡”则是一种长期的行为,“泡”的过程应该比较客观和理性。通过“泡”会使你对事物有更深入的认识,即可以使因“好”而产生的情感和美感升华;也可以弥补因“好”而带来的主观片面性和盲目性。所以“好”不能离开“泡”,“泡”也不能离开“好”。“好”而能“泡”、“泡”而能“好”,方为艺术的成功之道。

        ◎  传统山水画是在统一中求对立,因而章法上易出现保守的程式化倾向。而现代山水画是在对立中求统一,所以在构图上就显得灵活新颖,丰富多姿。

        ◎  作品风格的差异源于观念的差异,在了解了技法的差异后再了解观念的差异就能既明其法,又知其理;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  立意和造境在绘画作品中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犹如人的灵魂和躯体,没有“意”的“境”没生气,没有“境”的“意”没依托。

        ◎  创作的选材不能等同于写生的取景。取景更多是意在再现,而选材则意在表现,即表现自己的主观的精神、情感以及艺术观念。

        ◎  创作的过程,就是将自己的感动表现出来的过程。

        ◎  造型是在选材的基础上,把自然形象转换成艺术形象。既然是艺术形象,就要能充分体现作者的匠心。中国画的造型为意象造型,意象即以意立象,象应该是有意味的“象”,是作者人格化的“象”。意象造型最能体现中国画的写意精神。

        ◎  传统型意在继承、总结、整合;现代型意在探索、开拓、创新;融合型意在继承中求发展。传统型作品要注意避免缺乏个性,泥古不化;现代型作品要注意技巧和形式感,同时要具有中国画特点,否则就不能称之为中国画了;融合型作品要注意扬长避短。无论是传统型、现代型抑或融合型,在艺术的发展中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  绘画创作应该是多元化的,绘画作品的评判标准不应该是单一的。任何厚此薄彼,唯我独尊的观点都是不对的,就像自然界中的生物链一样,艺术界也是互相依存的。

        ◎  构思的过程是作者充分彰显自己才华情思的过程;是充分发挥、运用自己想象力、创造力的过程;也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修养等与生活素材、绘画技巧寻求融合的过程。      

        ◎  写生的主要目的就是收集素材和寻找语言,而这种素材和语言应该是自然的、清新的,应该是远离程式的,否则就失去了写生的意义。实际上只有亲近自然,才能远离程式;只有远离程式,才能有所创造。写生是画家与自然亲和的最好方式,也是使艺术创作保持生命与活力的必要途径。

        ◎  写生既是写景也是写情。

        ◎  淡墨枯笔,在画面中非常重要,因为它是黑白之间的过渡层次,有了它,黑白才能和谐相处;有了它,白处才能成为黑处的延伸,使画面的容量更大。

        ◎·艺术创作要不要个性?当然要。追求个性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原则。但我们在遵循这一原则时,是否就该放弃其他的原则呢?当然不能。当你行走在大街上时,就不该由着自己的“个性”而违反交通规则。

        ◎  “人莫窥其巧”,并不是没有技巧,恰恰是巧到了让人感觉不到巧,而感觉到的只是自然的形象、自然的情感、自然的笔墨以及自然的气息、意蕴、美感。

        ◎  气韵生动、超凡脱俗、自然天成是传统山水画创作和鉴赏的最高标准。它既是作品整体的审美要求,又在各方面有所侧重。主观方面:气韵生动侧重于作者的精神,风骨;超凡脱俗侧重于作者的品格、修养;自然天成侧重于作者的情感、意趣。客观方面:气韵生动侧重于作品的生气、韵律和美感;超凡脱俗侧重于作品的高雅、清旷和不落窠臼;自然天成侧重于作品的不雕饰,不造作和没有斧凿气。

        ◎  穿着新潮的人是出于功利:希望引人注意、出众、表明富有等,并非懂得审美。懂得审美的人不会去从众,不必去赶潮流,他可以在很平常的衣服堆里捡出美来,却不一定花太多的钱。

        ◎  情趣美是一幅画里情调和趣味所产生出的美感。对情趣美的追求,始于对姐妹艺术的借鉴。民间艺术、儿童画、农民画的直率、天真、稚拙、自由,给“正襟危坐”的、正统的中国画以启迪。

        ◎  松树太崇高了,却不如杂树亲切可爱。名山太雄奇了,却不如土坡朴实自然。

        ◎  美在于发现,发现是用心看而不是用眼看。

        ◎  古人特别重视“远”字,把远作为一个创作中的基本要求和鉴赏尺度:高远、深远、平远、迷远、淡远、幽远、简远都离不开远。因为除了远可以使画面有空间感以外,远还可以使画面意境更丰富、含蓄、深邃,从而余味无穷。

        ◎  创新一词在国画界一直是个时髦的词,也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据我所知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中国画界是没有“创新”说法的。古代画论中无论是“六法”还是“六要”;无论是“三品”还是“四格”,不要说创新,就连“新”字都未出现,即使到了石涛也只字未提创新。石涛是大家公认的最具创新精神的古代画家,他的画语录,被奉为画论经典。其中:“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纵有时触着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为某家也。”这段话被“创新者”作为创新最重要的理论依据。但殊不知石涛的本意并非现代所言的创新,而是强调表现自我。而且“纵有时触着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为某家也”恰恰说明不在乎表现形式的碰撞,只要是发于自我之肺腑即可。从这里可以看出,石涛讲的自我,并非是表现形式上的“自我”,而是内在的“自我”。

        ◎  现在很多人把个性与创新混为一谈,是不对的。个性是作者的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外现,而创新则更多的是追求外在形式的新颖;个性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创新更多的是刻意而为。现在人所谈的创新大多是停留在表现形式上的创新。在中国画创作中形式是表象的,虽然表现形式在绘画创作中也很重要,并且形式的创新在绘画发展中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如果在创新中丧失自我,那只能是舍本而逐末。

        ◎  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艺术作品也逐步进入市场。市场经济时代是竞争的时代,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靠知名度,而知名度靠宣传,宣传靠创意。当然作为一般商品,其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也很重要。而艺术作品没有一定的质量标准,其不具备使用价值,只具有欣赏和收藏价值,并且欣赏和收藏的标准也极其混乱。加上收藏者大多不懂艺术,因而宣传就很重要。于是一些所谓的“画家”就有机可乘,而且他们大多知道“新”能吸人眼球,对提高知名度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新还能迎合时尚、标榜革命。并且“创新”几乎成了当下画界唯一认同度高的标准,一些展览和媒体也总给这些“创新者”提供舞台。于是创新成为时尚,成为掠取功名的“敲门砖”。至于功底如何、修养如何、格调如何、技法如何,无关紧要。“万般皆下品,唯有‘创新’高”。因为艺术作品没有统一的质量认证,没有三包。对一些“三无”(无德、无才、无术)画家也无监管,这就给一些打着“创新”旗号招摇撞骗的艺术骗子大开方便之门。现在的媒体也见利忘义、为虎作伥,虚假广告满天飞。其实艺术骗子骗的是金钱,毁的是艺术。

        ◎  绘画艺术有很多功能,诸如在古代,有张彦远的“成教化、助人伦”;有杜琼的“启人之高志,发人之浩气”;有王昱的“养性情,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有石涛的“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等等。在现代,一般会认为绘画具有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等。以上绘画功能在作品中一般不是孤立的,是相互并存的,但有时会有所侧重。这些功能往往就是绘画创作的目的所在。可以说自古及今还没有把创新作为绘画创作的目的,即使我们退一步说,创新是绘画创作的目的之一,但绝不是唯一的目的。因而,我们不能把“创新”凌驾于其它的绘画目的之上。也就是说,我们在力主创新时,不能忘了艺术不仅仅是创新。

        ◎  在绘画的主要功能里,与创新最为相关的就是绘画的审美功能。我们知道绘画是要美的。而对美的认识各人、各时期又是不相同的,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对美的理解是带有很大的模糊性或想象性,比如说“天堂是美的”。因而对于美来说,很难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这样以“新”为美,以“怪”为美等等现象纷纷出笼。这就给所谓创新者有了空子可钻,于是有人认为只要是新的就是美的。其实“新就是美”是一种谬论,如果新就是美,那我们还要“美“字干什么。实际上旧的东西也有美的,新的东西也有丑的。并且绘画中的美是需要高超的技巧来塑造的,而新则是人人而能为之。新不等于美,创新不等于创美。

        ◎  为创新而创新,在以审美为主的绘画中是不成立的。值得一提的是,“审美疲劳”是存在的,一种美看久了也会麻木的,取而代之是另外一种美,正所谓“绚烂之极复归平淡”。“喜新厌旧”也是人的正常心理反应。但这里的“新”与“旧”是相对的,就像“绚烂”与“平淡”一样。“新”看得多了,看看“旧”的也会有别样的感受。这就是艺术的发展经常会出现回归,人们的审美经常会带有怀旧色彩的原因所在。

        ◎  继承和创新要把握什么样的度。作为画家无所谓,作为教师,把握不好就可能误了学生,甚至误了中国画。

        ◎  过于拔高了创新的地位,势必造成画家唯创新马首是瞻,而忽略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甚而至于把创新当作一种负担。搞中国画的人大多有这样一种心理障碍:唯恐人家说自己保守;说自己泥古不化,是传统的卫道士,甚至说你缺乏才气。仿佛只有丢掉传统、一味创新才是先进的、有才气的。

        ◎  有些人对传统文化不屑一顾,相反对待西方艺术却良莠不分,好像只要是西方的就是先进的。这是无知呢?还是“隔锅饭”香?

        ◎  大家都搞创新,路子也会越来越窄;大家都搞创新也会有违多元化原则。有人一提到传统就会想到“四王”,想到《芥子园画谱》。“四王”是缺乏创造,但对中国画的贡献还是很大的,只是被仿他的徒子徒孙搞坏了。《芥子园画谱》只是画谱,就像工具书,本身是好的,只是用的人用死了。实际上传统的东西能通过大浪淘沙流传至今,大多是好的,值得学习的。

        ◎  美展的评委要克服三“太”:一、心太软。对大制作、“苦肉计”的劣质品不忍“拿下”。二、脑太乱。考虑问题太多,什么主旋律、地区性、民族性;什么传统、现代;什么写意、工笔;什么具象、抽象等等。非得像春节联欢晚会一样搞个“大杂烩”不可。三、眼太差。对花里胡哨、精描细绘的作品感兴趣,而对平淡天真的作品不屑一顾。

        ◎  个人艺术风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经过漫长的探索和锤炼。而好的艺术风格是应和作者的个性相一致的。要反对一味地为风格而风格,“强扭的瓜不甜”。      

        ◎  艺术创作需要真情实感!为何“情书”总比“作文”要感人,就因为前者是有感而发、情真意切,而后者则是勉强而为。

        ◎  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是中国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如果抽离这个基石,那么中国画的发展一定是虚浮而苍白的。

        ◎  人都有占有欲,都想主宰一切。但在现实世界里很难实现,而在艺术的世界里这个欲望却可以得到充分满足,并且又丝毫不伤害别人。

        ◎  儿童作画的状态可以说明艺术其实是可以很纯粹的,纯粹得不带一点功利色彩。当然,成人经过社会的“洗礼”后,不可能像儿童那样“天真无邪”,但经过修炼后,应该能做到或部分做到这点。

        ◎  享受绘画的过程很重要。“结果”往往只能让人享受一时,而“过程”可以让人享受一世。

        ◎  “笔墨当随时代”的“笔墨”应该是“艺术”的代名词。笔墨是指工具材料和笔墨技巧,其本身很难说有时代性,就像乐器以及演奏技巧是没有什么时代性可言的,关键是看演奏的曲子和演奏家的情感、观念。说作品无新意会说“老调重弹”(调为曲调之意),而不会说“老琴重弹”。

        ◎  “画品如人品”中的人品之“品”,不只是指品德、品性,还包括品格、品位。而品位里还包含了人的艺术素养、学识阅历等等。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品德不高、品性不好,但画的品位却很高的原因所在。

        ◎  学习他人是为了:取长补短;总结自己是为了:扬长避短。

        ◎  艺术创作中,真情远比实景重要。

        ◎  任何艺术都有正负两方面。褒者看其正面并大加赞赏;贬者观其负面并横加指责。艺术正是在这样的褒贬之中发展起来的。“褒”使其优秀的东西得以传承,“贬”使其糟粕的东西得以剔除。

        ◎  艺术不能世俗化、大众化,而应精英化。对于大众的审美要求只能是引领,而不能是迎合。引领、提升大众的审美水平是艺术家的责任,也是“文艺为大众服务”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  现代人喜欢原始艺术,就像吃多了山珍海味想吃家常菜一样,并不是原始艺术有多高明。

        ◎  东西方绘画属两种不同的审美范畴,不可类比。就像不能用西方金发碧眼的美女标准来衡量东方美女一样。

        ◎  一幅画宁愿画坏,也不要画俗。

        ◎  打了稿子的作品,像在照本宣科,索然无味。不打稿子的作品随机生发、生动活泼,并能不断迸发出新的灵感。

        ◎  输血要看血型,借鉴要看国情。

        ◎  美是用来满足人眼球的。人只要眼一睁,就开始和美发生关系。

        ◎  眼的功能:一是看,二是找,三是发现,四是欣赏。这四个功能依次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基本需要到精神享受。而引导人们发现美、欣赏美是艺术家的责任。

        ◎  文人做事爱说“玩”。玩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境界。玩可以让人自得其乐,可以让人潇洒轻松。玩虽有“玩物丧志”之说,但那是俗人之玩。俗人之玩,玩的是俗物,玩鸟玩牌:文人之玩,玩的是雅物:玩字玩画。俗人玩物是留意于物,文人玩物是寓意于物。“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以物寄情,以物明志。这才是文人的追求。所以文人之玩,玩的是高雅、玩的是品位、玩的是境界。
        说到玩,我想到了另一个当下比较时髦的字就是“秀”。玩是为了自娱自乐、自适其意;“秀”是为了八面讨好,哗众取宠。比如卡拉OK是玩,舞台表演是“秀”。就绘画而言,抒怀遣兴的画是玩,迎合他人的画就是“秀”。
        其实艺术的本初就是让人玩的,即使到了孔子时代也有“游于艺”之说。后来部分艺术被加上了功利的色彩,为他人做起了嫁衣,比如为宗教服务,为统治者服务。特别是有一段时间,艺术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一些美展错误的导向,也使得艺术越发偏离其本质,使得大多艺术家都在“作秀”。

        ◎  文人画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以“玩”为其核心的。但文人画之“玩”和艺术本初之“玩”是迥然不同的!本初之“玩”是原始的,而文人画之“玩”是升华的,是雅玩。文人画玩的内容很丰富:有笔墨、有情调、有风格、有观念。

        毕宝祥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江苏省美协理事、中国美协会员。其长期从事山水画的教学、创作与研究,出版了专著多部。毕宝祥的山水画以江南田原风光为主要题材,画风儒雅、朴实、浑厚、华滋;笔墨功底扎实,境界高旷清幽。观其作品,既可欣赏到诗意的田原风光,又可领略到超逸的笔墨美感。有专家评论:身处浮躁而喧嚣的都市,读毕宝祥的山水画,可使心境变得平和、恬淡、宁静、超然,宛若置身于现代社会的“世外桃源”。

        相关阅读:

        南京嘉艺阁举办毕宝祥作品专题推广月

        南京师范大学毕宝祥教授义务辅导残疾青年学画无怨无悔

        毕宝祥教授画语录

        天津人美出版《毕宝祥山水画集》

TAG: 毕宝祥 教授 语录
顶:78 踩:83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28 (486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1 (498次打分)
【已经有605人表态】
89票
感动
78票
路过
61票
高兴
64票
难过
74票
搞笑
76票
愤怒
69票
无聊
94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