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汉字的“美”来吸引国人
今年的三四月,是汉字的多事之秋。先前,在“两会”上,繁体字要不要进课堂,成为舆论的焦点。4月3日,在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昨天透露,我国将推出针对大中小学的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规范汉字书写。(4月4日《新京报》)
报道中:王登峰说,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用笔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汉字书写仍应作为人们学习、工作的基本技能。我国正在制订中小学生汉字书写等级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认会写,还要写得规范和美观。
汉字又一次站在舆论的风尖浪口。
说实在的,对于想“汉字”这样的舆论焦点,笔者非常期待和欢呼,因为在汉字的方寸之间,折射的是国家的文化发展大计和民族复兴事业。不可马虎,多听听各方意见,多体现一些全民意志,是不失偏颇的重要。
但是,笔者觉得光靠一些规定和倡议是不能够拯救电脑等信息技术对汉字文化的冲击,也解决不了人们对于汉字的陌生化与距离感,因为在快速和实用面前,人们会选择较为灵便快速的写作方式,而不是烦琐的书写方式。
要想彻底从根子上来解决汉字的陌生化和距离感,进一步通过提高汉字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复兴,关键还要让国人自觉来学习汉字,欣赏汉字,认识到汉字的实用价值和美学意蕴。也就是说,要让汉字成为国人心中的一个美的象征,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审美对象和范畴。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对于汉字,我们正需要这种“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思想和实践。我们与其说让人们特别是中小学生了解和知道汉字的重要性,还不如让他们爱好汉字,爱写汉字;更进一层次说,就是要让国人特别是孩子们以学习和书写汉字为快乐和光荣,继承和发扬以汉语为载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实现民族文化复兴的梦想。
这一点,我们的传统书法艺术举措就是提高人们“乐之者“一味灵丹妙药。书法艺术,作为以汉字实用汉字书写艺术为表现形式的艺术,不仅在传统和发展中华优秀民族的历史文化、凝聚中华民族精神气质和血脉方面发挥着重要责任和使命,而且对于人们的审美意识培育、方块汉字本身传承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几千年的书法历史证明了这一点。今天当人们津津乐道谈论王羲之《兰亭序》的时候,不仅得到了美的享受,而且认识到了汉字的伟大魅力所在。一举多得。所以,我们要规范和提高汉字的书写范围和形式,让人们自觉学习和使用汉字,扩大人们亲自动手写汉字的积极性,书法艺术的普及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是治本的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