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情——胡秋萍书法艺术展将在河南举行
4月15日,“故乡情——胡秋萍书法艺术展”将在河南大学艺术学院举行。作为国内著名的女书法家,她为什么偏偏选择了开封?在其随沈鹏工作室书法精英班的道友为书圣王羲之扫墓归来之际,记者和胡秋萍有了下面的对话——
问:在您出版的十几本书中,个人简介的第一行都醒目地写着“开封人”,您在郑州定居多年,但无论是出国举办个人书展或是参加国内大展,抑或是外出讲学,您告诉大家的第一句话,往往是“我来自开封”。为什么要强调我是开封人呢?
答:因为开封是我的故乡,是我的根,是我的出发地。这里有我温馨、幸福的童年和曾经度过的青少年快乐时光。这些年,我到过许多地方,但再美的山水,也比不上养育过我的家乡美!更比不上家乡人在我心中的分量!我这次回故乡举行个人书法展,只有两个字:感恩!同时,也希望接受家乡父老乡亲、同道们的检阅和批评指正。
问:2006年,您出版了《秋萍墨韵》,这是您个人多年对人生、对宗教、对书法、对艺术、对经典思考的一个梳理和总结。就是在这本书里,您娓娓道来,充满感情地写了您的一位位亲人、恩人、贵人和友人,对您来说,这些人意味着什么?
答:意味着我生命的足迹和存在,意味着我动力的源泉,意味着我曾经享受的生命之美好!他们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永远定格在我的心里。但挂一而漏万,值得我感谢、需要我感谢的人太多太多了。所以,这些年来, 我不敢懈怠!我曾经请人给自己刻了一方印叫“大梁布衣”。读书、写字、思考和艺术交流,就是我的生活方式。我没有其他能力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只有写好字,读好书,并尽可能地把它做好,这样感恩才会有分量!
问:此次展览几天?开封的书法爱好者很希望当面请教,您有时间吗?
答:展览5天。我很愿意跟家乡的同道交流,共同切磋书艺。16日上午,我要在河南大学艺术学院举行一场《“取”与“舍”——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讲座。届时,我很希望跟河大艺术学院的同学和家乡的同道及书法爱好者进行互动交流。
问:此次展览共有多少作品?都有哪些书体?有人说,你这个人很文静,写的字却风格大气并具有很强的视觉张力,能讲讲原因吗?
答:这次展览共有50幅作品,书体有楷书、行书和草书。古人说:字如其人。书法的风格不是如一个人的外表,而是如一个人的心性和修养,是他(她)内在本质的物化体现。
问:听说您是全国草书委员会的委员,你现在主攻草书,在艺术上下一步您有什么打算?
答:纵观书法历史,女书家不仅很少,而且大多是写楷书、行书和小行草,很少有写狂草的,这源于草书对于书家的要求不仅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比如要先记字符(也就是认字),笔法、字法、章法也很严谨,尤其是它用笔和空间结构瞬间的不确定性很难把握;而且,对作者的才情也要求很高。这当然不是说我就具备这些条件,而是我这个生活在黄河岸边的中原人愿意对自己挑战,哪怕失败!
问:您演讲的内容能提前分享吗?
答:大概就是如何把握人生的取与舍,如何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艺术审美标准,如何理解选择传统和现代,如何铸造自我……我这次去嵊州为王羲之扫墓写了一首小诗,在这里献给《开封日报》的热心读者并与家乡的同道共勉:
己丑春赴嵊州为王羲之扫墓
杜鹃声里谒金庭,梦里湖山好住行。
芳草应知绿犹早,乡愁无奈刈还青。
八方宾客竞相拜,一掬清芬私淑情。
浊世王侯皆朽日,偏教书圣独垂名。
在采访结束之际,胡秋萍对记者说,希望借助《开封日报》向家乡的父老乡亲问好!
相关阅读:
美女书法家胡秋萍
http://www.eshufa.com/html/74/n-2074.html
美女书法家胡秋萍作品展在长沙举行(图)
http://www.eshufa.com/html/62/n-762.html
“三珠树”胡秋萍、杨晓琳、韦斯琴书法小品展在中山美术馆举行
http://www.eshufa.com/html/95/n-3695.html
胡秋萍谈书法:写好汉字是中国人的必修课
http://www.eshufa.com/html/25/n-8325.html
胡秋萍:艺术、人生“取”与“舍”的选择
http://www.eshufa.com/html/77/n-8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