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伴随——李啸书法作品展在南京隆重开幕
笔墨伴随——李啸书法作品展在宁开幕。
(中国书法家园网 大权 江苏南京现场报道)2014年7月26日,由中国书协、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联、省文化厅主办,省书协、省书法院、省现代美术馆承办的“笔墨伴随——李啸书法作品展”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开幕。
江苏省人大副主任许仲梓、江苏省人大副主任赵鹏、江苏省政府副省长曹卫星、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何权、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兼统战部长罗一民、南京军区原政委方祖岐上将、江苏省委原副书记、省文联名誉主席顾浩、省委原副书记冯敏刚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中国书协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言恭达,中国书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张陆一,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章剑华分别讲话。中国书协主席张海等发来贺信。李啸致答谢词,并向江苏省现代美术馆捐赠两件书法精品。许仲梓、赵鹏、曹卫星、何权、罗一民、方祖岐、顾浩、冯敏刚为展览开幕式剪彩。来自省内外的著名书法家、书法爱好者、专业媒体记者600余人参加开幕式并观看展览。
李啸,1967年生,现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书法作品获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林散之奖”和“翁同和书法奖”等。此次展览共展出李啸近期创作的书法精品百余件,分布于两个展厅。一号厅以大字作品为主,正中一件巨幅楷书十条屏,字大如拳,彰显他深厚的楷书功力;几件大字草书尽显笔情墨性,才华横溢;两件八尺巨幅对联,极见情性,气度不凡,体现李啸书法创作的多元性与创造力。二号厅以小字作品为主,以小楷书为主体,大多写在彩笺纸上,与彩笺图案章法协调,相得益彰;部分小行书、小行草作品,较以往风格也有所变化,流畅秀逸中又增加了古意,有的掺以章草,更见古朴厚重;十几件绢制扇面,雅致精美,此外,还有三件李啸自书自作文章,分别是《笔墨伴随》、《笔墨为零》、《学书感言》,表达了办展目的、学书经历、心路历程以及与书友的情谊,既显现出他深厚的文学修养与严谨的治学精神,又让人感受到他做人真情至性的一面。展厅里还陈设了几件紫砂作品,为展览平添了几分韵致。
尉天池说,李啸书法诸体兼擅,尤以小楷、行草书的创造性、高品位在当代可谓成就杰出。李啸在当代楷书创作方面颇有建树,他将魏碑、墓志与唐楷相结合,在结字、笔法上相互融通,形成质妍并茂、体势峻拔、气息清脱、韵致醇雅的艺术风格,影响深远。
章剑华在李啸书法集《序言》中说,我看到了李啸“字如其人”的那一面,就是人的素质与字的气质的高度吻合。以书法家的年龄来衡量,李啸还是属中青年书法家,但他的个人的素质和书法的气质都已达到一定的高度,为书界和书家所公认。个中原因,不仅在于他将内在丰厚的文化艺术学养融会于书法创作之中,进而形成纯熟超逸的书法风貌,更在于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所积淀的处世哲学和艺术精神。
言恭达在讲话中说,从本次展览作品可见,李啸书法又在求变。他再次溯源秦汉诸碑帖,融篆隶、简帛、章草笔法入书,风貌大变。其变化有三:一是风格由清新隽逸到浑厚拙朴的尝试;二是体势由奇险灵动到圆融静穆的过渡;三是气息由自由奔放到含蓄内敛的转变。
孙晓云在《贺信》中说,李啸是我国当代优秀中青年书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碑帖兼融的书风成为其书法独特的符号,为书坛熟知。李啸的个人书风十分强烈,其个性特征非常突出,充盈着一种别致的情调和风趣。静、稳、气、准是书法家成功的四要素,静即虚静,稳即工稳,气即气质,准即楷则,四者能相互融合并达到一种极致,且不落俗套是极难的。欣喜的是,李啸这几点都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好。
文人的品格、文化的承载、文气的书风,决定了本次展览的品位,也决定了展览的特别与成功,也让人可以预见李啸书法广阔的未来。正如李啸所言:没有“笔墨伴随”时,人就像一个行走的躯壳,幸有“笔墨伴随”。今日作品之展示,也是其心迹的展现。
开幕式后举行了“笔墨伴随•李啸书法艺术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文联艺术中心主任刘恒主持。研讨会上,来自中国书协、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对李啸的书法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据悉,展览将持续至8月15日。
中国书协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言恭达讲话。
中国书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张陆一宣读贺信。
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章剑华讲话。
展览作者、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啸致答谢词。
李啸向江苏省现代美术馆捐赠两件书法精品。
笔墨伴随——李啸书法作品展开幕式现场。
笔墨伴随——李啸书法作品展开幕式现场。
许仲梓、赵鹏、曹卫星、何权、罗一民、方祖岐、顾浩、冯敏刚为展览开幕式剪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