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啸:“全国第八届楹联书法作品展”评审之我见我想
全国第八届楹联书法作品展
评审之我见我想
文 / 李 啸
楹联,起源于桃符,是一种对偶文学。楹联,也成为书法创作的一种传统形式,以楹联形式举办全国性的书法展览,中国书协已经办到了第八届,仍然吸引数以万计的楹联、书法爱好者参与其中。本次展览收到作品近两万五千件,这么多人创作楹联书法、这么多楹联书法作品汇聚一堂,本身就有点行为艺术的意思。当然,给我印象深刻的还不仅是作品的数量,而是作品的本身。评审过程中,不少好作品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也有一些作品引发了评委们的热烈讨论。在这里,我结合投稿作品谈三点感触,供朋友们参考。
全国第八届楹联书法作品展评审现场
全体评委、监委、观察员合影
评审前强调纪律与注意事项
国展评审专用打分设备。
一、好的作品总是因自信而沉静
也许楹联特殊的“出身”,就应该体现对称、工整与端严,加之于楼堂宅殿楹柱上呈现的要求,在书写风格上更需要庄重、肃穆与典雅。当然,后来楹联书法成为文人雅士社交、联谊和赠与的方式,也是一种文化表达,书写者因此更加注重平正、含蓄与文气,当然或许还有一点意趣。
在“展厅时代”的当下,书写者无论从文化心理还是创作动机都与前人有着很大的不同,一个展览作品中的绝大多数书写内容非自己撰写而是“照搬”他人,作者在创作时想到更多的是如何张扬个性,以期在评审时更容易在评委眼前“跳”出来,在展厅中把众多目光“吸”过来,从而如何如何达到目的、实现梦想。展览心态、竞技心理,外化于作品就是缺少根基的所谓“视觉冲击力”、“笔墨语言”、“线条张力”等等,这些状况在本次展览中、在楹联这种特殊形制的书法创作中体现的过犹不及。当然,也有些好的作品追求笔墨意趣,见情见性,令人称赞。但是更多好作品总是自信而沉静的,这种自信来自于技法的肯定与审美的信念。这既是作品的气质,也是书家的气象。比如,入展作品中的部分篆书楹联字法谨严、格调高古,隶书“曹全”风格的“龙门对”秀丽典雅、整饬端庄,楷书中清人风格的擘窠大字楹联气势恢弘、厚重古朴,行草书中少字数大字楹联开阖有度、动静相生……
本次入展的54件楷书楹联作品风格多元,唐楷面目渐多,气息纯正,十分可贵。中楷“龙门对”偏多,超过半数。
评审前,全体评委监委上交手机。
全国第八届楹联书法作品展评审现场。
二、好的内容总是因言简而意远
楹联是浓缩的文字艺术,以最少的字来表达最深的内涵,方为至境。著名的一字联:“墨”对“泉”,不仅对仗工整、平仄押韵,而且上下结构也是“黑对白”、“土对水”,极为巧妙。细想此联似乎又暗合书法与楹联,“墨”是书法家的笔墨,“泉”是楹联家的文泉,与展览非常契合,惜未见有能力的作者尝试大字书写。
楹联书法展有点像文化的缩影。当下,书家大多缺少诗词方面的修养,不擅做联,而擅写楹联者多为专门名家,又多不事书法。楹联书法展不仅要求写的是楹联,更重要的是展览主体是书法,于是书法艺术成为评判的首要,然后才是对楹联平仄的审视,这就造成入展作品大多是书写前人楹联内容,让展览少了一层文化的内涵,也少了很多文字的趣味。令人惋惜的是,很多作者字写的很好,但抄别人的联也抄错了,印象深刻的是大量的长联“龙门对”,漏字错字、繁简混用,甚至上下联颠倒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有些作者不懂格律,擅改前人联句,弄巧成拙。当然,入展楹联作品中也不乏自撰内容,如江苏书家陈克年投稿的两件作品均为自撰联,入展的是一件大字行书联“万卷诗书堪种玉,一怀仁义足生金”,寥寥七字联,书联合璧,言简意深,令人印象深刻。这类作品在展览中非常难得,也非常突出。而很多长联、“龙门对”,文字越多,描述越具体、越具像,意境空间也越狭小。
全国第八届楹联书法作品展评审现场。
全国第八届楹联书法作品展评审现场。
全国第八届楹联书法作品展评审现场。
全国第八届楹联书法作品展评审现场。
三、好的形式总是因合度而耐看
如同一个人的穿着,得体、有分寸,又符合自己的精神气质,且“拎得清”场合,无论艳丽还是朴素,合度、舒服就好。尽管楹联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规矩,不少作者还在形式制作方面煞费苦心。初评中有大量的小楷作品,显示出很多作者对楹联概念的陌生,用小楷写了一尺长,加上画线、贴条、盖章,这就是楹联?好多作者用小行草写“龙门对”,有意错落造成上下联文字不对应,其实就是两个条幅。还有的作者将上下联用两种颜色的纸,有的还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纸拼接,看了目眩又揪心。有的作品把拼接真的做到了“极致”,七言联,每个字一个方块纸,逐字拼贴,投机取巧,结果皆被“拿下”。有的作者在一副楹联创作完成后,心里还是不满足或是放心不下,总觉得“份量不够”,在楹联两侧题满两行边款还嫌又过瘾,有的甚至单边题了四行,一副楹联竟有十四行边款。有的将上下联拼接起来,在中间大量题款,还有的把款题的东一块西一块,一会儿用墨、一会儿用朱砂,撰联者十几个字表达的意思,书写者用数百字题款还难尽其意,甚至与楹联内容风牛马不相及……一切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都是多余的。我注意到,入展作品中很多是在白宣纸上自然书写,技法精熟,章法简净,尽管很“素颜”,却很耐看,这类作品最受评委青睐。有些作者具有较高的审美眼光,很会把握形式分寸,笔法纯粹,用色古雅,形制合理,同样也赢得了评委们的认可。
当然,好的评审总是因透明而公正。本次展览评审工作有诸多亮点,作为评委一员,我也学到了很多。之于评审,检验的尺子永远还是作品……
2017.6.23李啸于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