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是书法艺术的沃土——关于对《民国书法史》的商榷
年前曾在网上购买了一本《民国书法史》,但当时由于琐事缠身,无暇阅读。
春节七天长假,正得遂心愿。每当夜晚,伴着窗外时而传来的鞭炮声,抑或是绚丽的焰火透过窗棂明灭可睹,品茗读书,倒也是惬意自在。
可是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虽不敢自诩为内行,但这本书看后却总觉得有些异样的感觉。
这本近30万字的《民国书法史》,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孙洵编著。全书除概述外,共分八个章节,对于1911年至1949年,民国这一时期书法艺术的活动、教育及市场,叙述不可谓不详尽矣,其中仅注释文字就与正文相差无几,可见研究、考证之细。可是也许编著者本身即为江南人的原故,本书也就较多地偏重于吴越一带。对于文风炽盛、“名士多於鲫鱼,琵琶盛於饭甑”的江南,有较多地缀述,本无可厚非。可是对于西北,特别是涉及甘肃的史料却寥寥无几,少得可怜。
在该书的结尾部分,作为附二的“民国书法家人名索引”共例出民国时期的书法家600余人,可是600余人中,甘肃只列入一人,即天水霍松林先生。看到这一“民国书法家人名索引”后,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
甘肃地瘠人贫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是恩格斯曾说过:“经济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也能演奏第一把小提琴。”这句话的潜意识也就是说,有时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并不成正比。王羲之极为推崇的“草圣”张芝就诞生在甘肃,另外还有索靖等著名书法家也都诞生于甘肃,再者,艺术的渊薮——敦煌,更是散发出熠熠生辉的光芒。因此可以说,甘肃是书法艺术的一片沃土。我们今天还可以从出土的汉简上,看到当时书家用笔夸张、隶意浓厚的艺韵。
而如今富庶的江南,早在秦汉以前,却是“吴王金戈越王剑”的一派厮杀之所。但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重心不断向东、向南推移,甘肃的经济活动渐渐趋于平静,甚至相对滞后。可是书法艺术却一脉传承下来,并未干涸、枯萎,特别是到了民国时期,反而呈现出了繁茂的景象。这主要是因为抗战爆发后,一些文化界人士陆续来到兰州。他们的到来,对于繁荣西北的文化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民国时期甘肃的书法艺术大致可分为四个流派:首先是以刘尔炘、范振绪、杨思、邓隆、王烜等为代表的清末翰林,他们因都参加过科举,所以国学根基深厚,特别是书法,因囿于科考,受台阁体的影响,他们对于传统继承较多。但是进入民国后,他们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所变化,如五泉山人刘尔炘,他的书法完全脱去旧的窠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次在民国时期,还有一批学者型的书法家,诸如魏振皆、冯国瑞、牟月秋、黄文中等,他们或出国留学,或受到高等教育。特别是魏振皆,其书法艺术在我省的书法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舒同先生曾评价他的书法:“学书于古而不拘泥于古。他以魏碑的古朴拙劲为基础,吸收隶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书法史的地位。”而天水冯国瑞为梁启超高足,当然书法亦深得其真传;
此外,还有一批以马福祥、裴建准为代表的军界人士,他们虽为行伍出,但他们对书法犹为酷爱,而且颇得其要领。特别是马福祥的“一笔虎”字,写出了儒将的风采,一时求书者甚众;
最后,还有就是一批民间书法家,诸如甄载明、丁希农、张邦彦等人,虽然他们来自于民间,但他们却都有很高的书法造诣。
以上仅仅列出笔者所知民国时期我省之部分书家,挂一漏万。可是对于我省如此庞大的一个书法家阵群,在这本《民国书法史》中却无一触及,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关于《民国书法史》这本书,既然称之为“史”,就要客观地、详尽地叙述事物的发展过程。否则,还是谨慎下笔为好。
我因年老,且有严重目疾,故不上网。阁下的这篇大作于最近才由友人告知,甚获益。本人治学水平有限,拙著未能面面俱到。可否请您在百忙之中赐告民国时期甘肃、宁夏一带有成就书家的姓名、字号、生卒年和籍贯。拙著如有机会再版,则可予以补正。
谢谢您!
南京 孙洵
由于未看到您的留言,故迟复为歉!对于书法我也是粗知皮毛,在您面前可谓是班门弄斧了!
关于补正之事,蒙您吩咐,此后当留意提供相关书家之资料。
另我的地址为:兰州市酒泉路2号11楼1109室,邮编:730030 顺颂
文祺!
高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