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开始打捞"大字之祖"《瘗鹤铭》落江残石
记者昨天从镇江市委宣传部了解到,“打捞《瘗鹤铭》文化行动”将于今日下午在焦山摩崖《陆游踏雪观瘗鹤铭》碑前启动。
焦山碑林历代书法名家的碑刻众多,如颜真卿、苏东坡、米芾、文征明等,其中最珍贵的就是被誉为“碑中之王”的《瘗鹤铭》,署名为“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正书。”这篇哀悼仙鹤的纪念文章,因其书法艺术高超而被誉为书法“大字之祖”,艺术影响力远及海外。经专家考证,《瘗鹤铭》原文应在160字左右,现存5片残石共93字,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打捞出水,打捞其他残石是多年来萦绕在我国学术界的一个“情结”。
作者是谁成为千年之谜
瘗是埋葬之意,瘗鹤铭,即葬鹤的铭文。关于《瘗鹤铭》的由来,有一段美丽的传说。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一日到焦山游玩,见一对仙鹤在空中盘旋起舞,姿势优美,感叹道:“要是写字都像仙鹤这样灵活就好了。”当家和尚见他喜欢就将仙鹤送给王羲之,约定等王羲之办事回来再将鹤带走。不料等王羲之再次来到焦山时,那一对仙鹤已经死去。王羲之十分悲伤,遂含泪挥笔,在岩壁上写下了著名的《瘗鹤铭》以示悼念。这些字仿佛神来之笔,个个像仙鹤一样优美潇洒。
然而,《瘗鹤铭》的作者究竟是谁?千百年来,书家、学者始终争论不休,这主要是由于铭文只书名号,未写作者。虽然有人考证王羲之的妻子是镇江人氏,王应是镇江之婿,《瘗鹤铭》出于其手,较为可信,但宋人黄长睿考证它为梁代陶弘景所书。陶弘景隶书、行书均佳,当时他已解官归隐道教圣地镇江茅山华阳洞,故认为属于他的墨迹。而宋代的欧阳修、沈括等人则认为该铭文是唐朝诗人顾况所为。其次还有王瓒说、皮日休说等等。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言恭达表示,学术界目前倾向于王羲之或陶弘景,但目前都还缺乏证据。《瘗鹤铭》的作者究竟是谁也就成为一直困扰书法界的千年之谜。
《瘗鹤铭》几度沉浮的身世
围绕《瘗鹤铭》年代的争议也颇多,有东晋说、南朝梁说、唐代说等五种,然而它系唐前石刻却勿庸置疑。《瘗鹤铭》原来位于焦山的峭壁上,在唐宋之际,因为山体遭受雷击引起滑坡,石碑就随山石一起坠入江中。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镇江太守钱子高从江中获得了一块《瘗鹤铭》残石,便将其与另外三块晋唐时期的石碑一起置于焦山之上,取名宝墨轩,焦山碑林由此而来。
残石重见天日以后,有许多人前来观摩摹拓,有的甚至凿几字带走,学者们也都来研究它,《瘗鹤铭》从此闻名天下。然而数十年后,石碑又坠入江中。此后《瘗鹤铭》便一直沉在江底,直至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才由镇江知府陈鹏年募工从江中捞出,放在定慧寺山门左侧。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多次上山侵扰,寺里的僧侣将石碑掩藏起来,才使其免遭一劫。现存的残石共有5块,总共93字,其中有11个字不全。如今,在宝墨轩仍有《重立瘗鹤铭碑记》,碑记文中说到:“盖兹铭在焦山著称,殆千有余年,没于江者又七百年。”叙述了石碑“多灾多难”的经历。
“大字之祖”的至高地位
“北有《石门铭》,南有《瘗鹤铭》”的说法,在中国书法史上由来已久,被称作南北二铭。
言恭达认为,《瘗鹤铭》书法古朴自然,潇洒奇逸,对研究中国书法碑帖融合的创作思路具有很大的启发,作为摩崖石刻,《瘗鹤铭》既有帖学的流畅,文人的气息,又有北碑的气势和开张,更见用笔、篆籀古法,是碑帖交融创新的典型代表。同时,它是书法从隶书向楷书转变的产物,既有隶书的厚重古朴,又有楷书的端庄和规范,是研究书体在演变中的重要资料,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和重要的书法史地位。
历代书家都把《瘗鹤铭》作为书法学习的重要范本,宋代黄庭坚吸取了它的精髓,成为一代大家,他称《瘗鹤铭》为“大字之祖”,作诗曰“大字无过瘗鹤铭”。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焦山读书时,曾与瘗鹤铭朝夕相处,深受其影响,板桥体的创立无不与其相关。
日本江户时期著名书家良宽取法《瘗鹤铭》而成为一代宗师,并影响了日本书道的进程。焦山也被日本书界称为书法之山,每年都有崇拜者来此朝圣。
据了解,镇江市已经进行了历史水文资料梳理和现场勘探,并确定了打探方案。央视《探索·发现》栏目将全程追踪《瘗鹤铭》残石打捞,展示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